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動輒稱“癌”更是一種病

  • 發佈時間:2015-01-19 04:29:28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易其洋

  近日,接連讀到兩篇評論,觀點都不咋地,標題卻甚是嚇人:一篇是《以優雅表達治療“語言癌”》,另一篇是《“直男癌”是種什麼病?》。語言、男人皆成“癌”,這樣的標題確實“抓人”,但看了讓人很不舒服。

  “語言癌”那篇説,台灣媒體新近提出一個概念“語言癌”,是指“做一個……的動作”之類的冗詞贅字,比如,“擁抱”説成“做一個擁抱的動作”,“按摩”説成“做一個按摩的動作”等。這種説法最先出現在服務行業,聽起來委婉、禮貌,但蔓延開去,“語言的癌細胞不斷增生”,不分場合,就令人擔憂了。

  “直癌男”那篇説,近日,學者周國平在微網志上寫道,“一個女人才華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會做一個溫柔的情人,體貼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給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一時間引起各方爭議,最後周國平不得不刪帖了事。對此,網友們引用流行于網路的“直男癌”一詞,調侃像周國平這樣的男性:活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裏,並略帶大男子主義。

  癌,是一種病症,雖説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好多是可以預防和治愈的,但在患癌病人不斷增多,死亡率不斷升高的當下,還是讓人聞之膽寒。而對於那些遭受癌症折磨的病人和其家屬來説,恐怕最不願聽到或看到的就是這個詞。更何況,就像上述兩例,作為廣泛傳播的大眾媒體,把一種病症當作“貶義詞”來用,就是一種赤裸裸的語言暴力,不光傷害言談的對象,對於那些癌症患者也是一種侮辱和歧視。

  一些媒體和作者為啥喜歡稱“癌”這種説法呢?原因可能是,一圖方便,見有人“發明”了這種詞,即不顧詞義所指,也不管別人感受,只要自己方便,拿來就用。二走極端,“大嘴小嘴都説話”的時代,只有走極端,要説就把話“説到頂”,才能引起更多人注意。格調低下、辭粗理鄙的語言,我們當然要反對,但與深厚綿長的傳統語言體系相比,那些一時風行的“話語”,不過是“各領風騷三兩月”,不可能像癌細胞一樣擴散,讓我們的語言失去“優雅”,想想這些年流行過的網路詞、XX體即知;大男子主義再厲害,抗不過“男女平等”的意識進步不説,有人“略帶”一點,也不至於可怕到只能用“癌”名之的地步。

  讓我覺得可怕的,反倒是有些媒體不顧傳播的社會效果,輕易地把圖一時新鮮、説累贅話語的人稱為得了“語言癌”,把略帶大男子主義的男人稱為“直男癌”。要説是病,這種動輒“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極端式表達,更是一種病,更該好好治一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