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五化”護生態 “三並軌”保民生 青島高層次建設新農村

  • 發佈時間:2015-01-16 15:00: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年底,迎著冬日寒風,記者走進山東青島萊西市姜山鎮垛埠村,處處能感受到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寬敞乾淨;道路兩旁松柏挺立,柿樹成行;垃圾桶不遠一組,排列街道兩旁;文體廣場、衛生室、幼兒園、老年中心、污水處理等設施全部配套。

  青島市農委主任由翠玉介紹:“2011年以來青島圍繞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以‘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戰略為指導,推進更高層次的新農村建設,科學謀劃和實施了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近幾年,青島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核心,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為重點,以城鄉生態文明一體化機制為根本,實施了治理農村垃圾、農村污水、農業污染,農村規模化供水、鎮街通暖氣天然氣,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社區産業園區、特色村莊等“十項工程”,推動更高層次的新農村建設邁向以“新五化”和“三並軌”為標誌的新階段。

  鄉村建設呈現“新五化”發展態勢

  在膠州市李哥莊鎮紀家莊村,支部書記王興遷介紹,2012年以來,利用幹部聯村、企業包村等優勢,引導村民出力、企業出資和社會捐款,爭取扶持資金720萬元;新建了1處污水處理站,實施了改廁改廚和雨污分流,解決了污水處理問題;建設和完善了休閒文體廣場、文化服務中心、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

  2007年青島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伊始,實施了以“硬化、綠化、凈化、亮化、美化”為主的“五化”建設,到2011年多數村莊實現了“五化”目標。現在,人們通常將那時的“五化”稱為“老五化”。

  儘管農村實現了“老五化”,但是青島的決策者依然感到城鄉差距很大。在農村基礎設施上,做飯難有燃氣,冬季沒有暖氣;洗澡難有熱水,廁所沒有下水;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在公共服務上,農民大事小事都要往鎮上跑,到鎮上還難找到人。在社會保障上,城鎮居民比農民高出不少。

  青島市委農工辦主任竇宗君説,在實現“老五化”基礎上,201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2014年初又制定了《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現在,青島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已經呈現出了“新五化”發展態勢。所謂“新五化”,就是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無害化、引水供水規模化、休閒娛樂廣場化、管理服務社區化。

  為了推進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青島制定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意見》和《獎補辦法》。以政府投入為主,探索建立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機制。市裏連續3年每年安排1億元,按每戶每年補貼60~80元的標準,探索了農村垃圾處理“3+X”模式,即“區市統籌、鎮街監管、村居收集+市場化運作”一體化機制,目前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覆蓋已達90%,2015年實現全覆蓋。

  為了推進農村污水處理無害化,啟動了80多個農村污水治理項目,總投資達12.7億元,增加農村污水日處理能力2300立方米;探索了延伸鎮街污水處理管網、推廣小型高效污水處理設備、村莊改水改廁等處理方式。

  為了推進農村飲水供水規模化,青島將農村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列入了2014年“市辦實事”,實施了23個項目,投資達5.3億元,到2014年底農村規模化供水人口覆蓋達85%。

  為了推進休閒娛樂廣場化,青島整合“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鄉村文明行動”、“一事一議”等項目,探索了“財政獎補、項目主體、村級主導、企業助力、社會捐助”投入機制,2014年累計投入11億元,建成文體廣場1089處,覆蓋村莊達50%。

  為了推進管理服務社區化,實現綜合性、一站式服務,青島明確,建設一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市裏補貼200萬元。目前,新建改建社區服務中心1034個,覆蓋村莊5416個,村莊覆蓋率達90%。

  用新型農村社區打造城鄉統籌新節點

  黃島區藏南鎮長阡溝村地處遠郊山區,集體經濟較差。2013年6月,青島隆海集團按照“兩區同建”要求,規劃建設了長阡溝社區。燃氣管道、集中供暖、污水處理、社區中心、文體廣場、商業中心等設施全部配套;農民用宅基地和4間平房,可換90平方米70年産權的樓房;舊村搬遷騰出的用地指標,由隆海集團建設藏馬山國際旅遊園區。

  青島市農委社區處處長王東嶽説,2011年以來青島堅持把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新節點,有序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全力打造升級版新農村。

  堅持高起點規劃,用規劃引領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青島制定了《農村新型社區規劃編制導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技術導則》,實現了農村新型社區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四規合一”;同時,編制了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綜合交通等規劃,實現了“多規聯動”,全面提升農村新型社區配套。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優秀農村新型社區規劃給予獎補,帶動全市農村社區規劃投入達9000萬元,吸引了67個擁有國家甲級資質的設計機構和5家國外設計機構參與農村社區規劃編制。

  堅持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分類推進新型社區建設。按照發展“中心村、整治一般村、保護特色村”要求,形成了各具特色、互促共進的“三個一批”格局。

  集聚改造一批。在城郊區、功能區和鎮街駐地,建設集聚類社區,著力打造萬人社區。目前,已開工建設集聚類社區304個、投資680億元,建成社區117個、農民安置房21.3萬套。

  環境改善一批。對暫不具備集聚改造的社區,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環境面貌。2014年開展了以“清臟治亂、拆違植綠、美化亮化”為主的農村環境整治“三大行動”。

  特色提升一批。對歷史文化名村和具有保留價值的村落,儘量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保護傳統特色,傳承鄉村文化,培育和創建生態文明特色村。目前,已有青山漁村、鳳凰村、雄崖所村3個村莊被列入“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為了提升集中居住農民的生産生活,推廣了農村社區暖氣、天然氣、自來水入戶、水治污、環衛保潔“五配套”,規劃建設了特色産業園區,實現了“生産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步轉變、環境改善與收入提高一體推進”。目前,已建成特色産業園區700多個,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172億元,吸納農民就業26萬人。

  “三並軌”讓農民在社會保障上享受市民待遇

  在膠州市阜安街道勝利村,55歲的陳文中告訴記者:“從去年6月起俺領的養老金翻了番,一個月610元,夠花了。”

  膠州市膠西鎮石家河崖村村民李桂芳,去年7月因心臟病住了院。“前後花了9萬多元,新農合報銷了3.5萬元。這個病要是擱以前,俺家就難了。”

  竇宗君介紹,對於統籌城鄉居民養老、醫保、低保“三項制度”,青島制定了清晰的“並軌路線圖”,力爭到2016年基本實現城鄉居民保障“三並軌”,讓農民真正享受市民保障待遇。

  可喜的是,青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已率先實現“並軌”。2010年2月,青島啟動了城鄉一體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探索了市區(市)財政分擔補貼機制,加大了財政補貼,實現了養老保險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2011年6月實現了全覆蓋,農民養老保險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10元;到2014年10月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達297萬人,待遇發放93萬人。

  2014年初,青島出臺了《社會醫療保險辦法》,加快推進醫保制度的統籌整合“並軌”。對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項制度”進行城鄉一體化設計,參保人執行統一的醫保項目和目錄,包括住院、門診大病、門診統籌、意外傷害、長期醫療、特藥特材等,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青島城鄉醫保整合後,農民受益最大。農民用藥報銷範圍由900余種統一擴大到2400余種,醫療報銷限額從30萬元增加到60萬元;農民門診大病病種範圍統一擴大到53個,並且提高了支付標準;農村孩子與城鎮孩子享受相同的醫保待遇;就醫範圍擴大,在市內任何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均可直接結算。

  青島已連續4年將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列入“市辦實事”,2015年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040元,與城市低保標準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力爭到2016年實現城鄉居民低保“並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