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相隔78載,麒藝一脈相承

  • 發佈時間:2015-01-16 03:29:2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崢

  昨天,上海電影博物館內舉行了特別的“點映”活動。先是由上海京劇院麒派老生陳少雲主演的京劇電影 《蕭何月下追韓信》首次放映,之後旅美畫家周英華又拿出他父親周信芳于1937年拍攝的京劇電影《斬經堂》拷貝。

  360度摳像呈現“月下追韓信”

  與上海承接的上一部“拍攝京劇經典傳統大戲電影工程”項目《霸王別姬》一樣,《蕭何月下追韓信》在攝影棚搭建背景板,以投影鋪設山河流動、日月交替的多媒體水墨畫,繼承了舞臺京劇詩意的特點。電影重點刻畫“追”的過程。總體來看,劇中人物的唱腔、唸白、身段、圓場尊崇傳統京劇,麒派藝術眾多表演特點、獨有的表演程式得到保留。

  導演滕俊傑説,一個“追”字給電影劇組出了難題。一邊是“一個圓場就算日行千里”的虛擬程式錶演,一邊是棚內山石草木道具寫實的電影舞美,如何在兩者間找到契合點?

  幾經討論修改,上海京劇院舞美部門與上影廠舞美團隊合作,最終確立全劇的高潮“月下追韓信”過程中,採用360度環繞摳像技術,即演員在一個綠色圓形封閉空間內進行圓場表演,攝影機架在圓心,跟隨演員的表演進行360度圓周軌跡拍攝,再通過後期摳像貼畫,實現演員身後的背景不斷變換,既體現了一步一景的流動感,又將京劇圓場得以完整保留,這在戲曲電影拍攝中尚屬首例。

  在第十場“追賢”的拍攝過程中,為了在音樂、演員表演和多媒體日落月出的時間點上做到完全契合,滕俊傑與劇組全員反覆研究試驗兩個小時,最終找到解決方案。隨著韓信逃、蕭何追的動作程式演進,紅日逐漸落下,白月山中升起,燈光色調也逐漸從白天的亮色一點點變成夜晚的藍色,令人眼前一亮。

  78年前《斬經堂》展現麒派創新

  因3D版本尚在剪輯中,昨日放映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為2D版本。即便如此,該片體現出的先進攝影、舞美技術已十分明顯。飾演蕭何的陳少雲笑稱,這次電影一齣,竟發現臉上的毛孔也看得十分清楚,非常不習慣。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信芳之子周英華帶回的《斬經堂》。這個周信芳攝于1937年的《斬經堂》拷貝,是周英華在40年前偶然在英國得到的。由於年代太久,拷貝損毀嚴重,周英華帶著拷貝輾轉于美國好萊塢找專業機構,完成了膠片清洗、畫質修復和聲音整理。從放映情況看,拷貝可以流暢播放,但當年以膠片拍攝的黑白膠片已不太清晰,多數時候看不清白色字幕,演員面容也較為模糊。

  和《蕭何月下追韓信》在棚內以多媒體與道具搭建實景不同,《斬經堂》則是真正的實景拍攝,甚至在表現戰爭場面時,將士們是在山坡上騎著真馬,算得上當年非常革命、創新的表現形式。

  《斬經堂》又名《吳漢殺妻》,電影由周信芳、袁美雲等出演。在看過《斬經堂》後,上海京劇院名丑嚴慶谷直言“非常喜歡”。“別看是78年前的老片子,你看演員之間的配合、細緻入微的表演、拍攝角度的思考,還有那種明明是程式動作讓你感覺非常生活化、非常舒服。在很多地方,我覺得這部片子一點不比《蕭何月下追韓信》落伍,甚至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人是藝術永遠的核心,不管技術多麼先進,電影今後會變成什麼樣,這些載體都會不斷見證藝術家孜孜追求的精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