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在消費著龐麥郎?

  • 發佈時間:2015-01-15 02:31:1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評論

  在迥異於大都市的另一個次元裏,龐麥郎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少見,他們和外部擾攘世界接通的開關失靈,所以沉浸于自我世界,也很難走出“自卑”與“自負”的框框。

  這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人物》雜誌的一篇題為《驚惶龐麥郎》的報道刷屏。主人公叫龐麥郎,提及這名字,很多人腦中會自動迴響起那段歌詞:“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 摩擦”。是的,它就是“洗腦”神曲《我的滑板鞋》。

  看完報道,有些人説龐麥郎是怪咖是奇葩是井底之蛙,説他“本是王寶強偏想用劉德華的方式火”;也有人説他單純且偏執,是聖徒式理想主義者;還有很多人指斥報道“滿是戲謔”“刻意醜化”……得看到,媒體呈現只是搭個臺子,為其注解的其實是輿論繁複的解讀視角。

  都知道,“消費”二字如今挺濫觴。而龐麥郎顯然是“一步兩步”跌入被消費的坑:他生活在“醒搬磚”的環境裏,卻做著海闊天空的夢;而他的鄉土口音、跑調節奏、網吧少年氣息和爆棚自信,終被商業公司等看中,成為推銷神曲的噱頭,其經歷也被包裝成“小人物逆襲”的勵志情節。但龐麥郎並不適應被消費的節奏:他不肯被“奴役”,所以選擇逃離;他又覺得自己是大明星,所以也會“擺譜”。

  龐麥郎純真嗎?純真。怪誕嗎?怪誕。可他絕非沒有行事邏輯的小丑,太多人看他也是基於市井眼光、主流觀念,卻很少結合、立足於具體語境——他在陜西漢中生活時,每年開銷僅七八千元;漢中在他眼中就是“時尚之都”。事實上,在迥異於大都市的另一個次元裏,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少見,他們沒見過所謂“世面”,和外部擾攘世界接通的開關失靈,所以沉浸于自我世界,也很難走出“自卑”與“自負”的框框。像龐麥郎,不會用WIFI,不懂商業運作,卻揣著音樂夢遊弋,他的自信與驚惶,正如作家許知遠所説:“慾望在成長過程中充滿了迷惘”。

  或許他心理確實難言健全:他的受迫害妄想症,他的孤獨狀態……果真如此,我們應做的,是借助心理輔導等撫平他的惶恐,或秉持關懷視角縮短其融入社會的半徑,而非把他塞進消費程式,在茹毛飲血式獵奇的原始興奮中將其圍獵。《上帝保祐美國》裏有一句臺詞:“我們在社會中尋找最弱勢的人,把他們推上舞臺加以嘲弄,把嘲笑他們變成了我們的運動和娛樂。”

  對我們來説,龐麥郎也許被納入我們既有的認知模板,但這絕非嘲諷或排斥“另一種次元”的理由——畢竟,總抱著“病態視角”看人,才是一種病。

  □佘宗明(媒體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