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票”利益鏈告急 基金經理兩邊下注

  • 發佈時間:2015-01-10 08:16: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創業板指近幾日連續反彈,但是持續數月的大盤股行情,使得“小票”股價難以翻身,更讓投行、券商等仲介機構生意清淡。大量持有小票的公募、私募、牛散度日如年,部分涉嫌內幕交易的上市公司如履薄冰……股價持續下跌正在拖垮“小票”生態鏈上的利益攸關者。

  掮客無米下鍋

  忙了一整年的陳律師,過去數周終於不情願地松了口氣。供職于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的他過去兩年一直忙於並購重組業務,客戶大部分是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真是忙瘋了,連續四五個月沒有雙休日,都是全國各地到處飛。”陳律師回憶。事實上,2014一整年,中國證券報記者數次約訪,他都在外地出差。算起來,本週的這次面訪,距離上次見面已時隔一年有餘。

  “從最近兩個多星期的情況看,客戶做市值管理的熱情明顯下降,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券商、PE等機構,他們的態度明顯謹慎起來,一些原本要簽的單子也無限期延遲。”深圳另一位知名並購重組律師説。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掮客老李。作為一名資深的財經公關,過去兩年,依靠手中掌握的大量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及其他中小企業人脈資源,老李通過給律所、券商、PE等機構介紹項目資源,賺取了豐厚的“介紹費”。“最好的時候,一個季度能促成三單。”老李透露,過去一年,老李不僅購置了價值70多萬元的豪車,還在深圳核心地段購置了一套總價近千萬元的豪宅。

  但是過去兩個月,老李明顯感到上市公司和機構參與並購重組的熱情下降,“已經有三個月沒做成一單,比如2014年10月,給一家公司和PE牽線,做定增項目,本來雙方已經談得妥妥的,但是由於市場變化太快,股價下跌,最終不得不延期。”老李語氣遺憾地説道。

  小票利益鏈告急

  過去兩年,定增、大宗交易、並購重組、市值管理異常活躍,而這些是小票上漲的必備因素。小票行情被市場總結為“結構性牛市”,依附於這一結構性牛市,為數眾多的PE及其他仲介機構賺得盆滿缽滿。

  對於小票結構性牛市的形成原因,前海慧鑫泉投資總裁王冬從資金層面作出總結,“曾經在二級市場坐莊的資金,2010年以後損失嚴重,需要尋求一種新盈利模式。他們開始做大宗交易,由此與上市公司勾兌在一起,看到了上市公司大股東對股價的訴求,從而啟動市值管理模式,聯合進行股價操縱。”

  王冬説,“從一級市場參與者角度看,在全民PE時代投了許多項目。此後面臨IPO擁堵,基本上不能退出,需要全新的與二級市場對接的方式。很多因素湊到一起,就促成了結構性牛市。”

  “先通過定增方式獲取上市公司股權,然後通過簽訂市值管理協議,為上市公司提供戰略諮詢及産業並購服務,提供並購標的,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股價自然能上去。”有深圳PE機構這樣解釋定增、大宗交易、並購重組、市值管理這四者與股價上漲的關係。在具體角色上,上市公司是主體,PE或者其他大資金為主要推手,PE或者其他大資金通過參與定增、大宗交易等方式收集籌碼。完成籌碼收集之後,便開始幫助上市公司在上下游産業鏈尋找並購標的,以坐實公司業績,刺激股價上漲。

  而私募、公募及其他資金,可以視為跟風資金,處於整個生態鏈下游。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參與定增的機構會與上市公司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簽訂保底協議、對賭協議,參照PE行業的潛規則,既可以對賭股價,也可以對賭業績,以放大收益率水準。這種做法可以增加股價彈性、延長機構持股時間。

  上述生態鏈建立的基礎都在於“股價必漲”,但是現實情況是,小股票故事講不動了,股價上不去了,小票生態鏈面臨斷裂的可能性。

  基金經理兩邊下注

  事實上,市場風向已經發生微妙變化。Wind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已披露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中,有超過50多家上市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此外,2014年12月,A股公司並購重組失敗案例激增,終止重組的上市公司總數接近30家,創下2014年月度新高。

  2014年12月19日,證監會通報了18隻涉嫌操縱股價和違規違法的股票,著重表示,市場上出現“以市值管理”名義內外勾結、通過上市公司發佈選擇性資訊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縱股價的案件。監管的高壓正在加速撕裂小票生態鏈。

  “這次事件對於市場心理層面的打擊更大,畢竟2014年以來,很多上市公司通過做市值管理、講故事不斷把股價推高,在此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涉及不合規操作。一些勾兌嚴重的股票,參與資金出於安全性考慮,肯定會偷跑。一旦打開缺口,踐踏慘劇不可避免。”有深圳私募人士説。

  小票生態鏈的變化中斷了其股價上漲的邏輯,而跟風資金的悲觀情緒也會加速小票股價坍塌。“公司出了這麼好的送轉方案,但是股價還是跌停,真是不可理喻,讓人崩潰。”本週在重倉的創業板股跌停之後,深圳一位私募氣餒地表示。按照以往經驗,當日開盤以前,該私募滿心以為會迎來上漲行情。

  “看不懂”、“不理解”已成為投資人士挂在嘴邊的熱門詞彙。“急促的行情已經基本改變了市場原來的博弈格局。2014年底很多機構可能出於鎖定業績的考慮形成默契,所以小票雖然跌,但情況不嚴重。不過,這改變了此前市場對小票的良好預期。我現在的做法是大盤股拿一點、小盤成長股拿一點。”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