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心為民的“小巷總理”

  • 發佈時間:2015-01-08 05:46: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小傳

  俞復玲,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百丈街道划船社區黨委書記。從事社區工作10多年來,她懷著滿腔熱忱,將划船社區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差、特殊群體多、管理難度大的老社區,打造成為全國文明單位,贏得了群眾的尊重和信賴,被親切地稱為“無私的小巷總理”。她在十幾年的社區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俞復玲365社區服務工作法”,並在江東區推廣。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早晨剛過7點,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划船社區黨委書記俞復玲就開始滿社區轉。

  “阿蘭姐,買菜去?”

  “李師傅,記得下午來參加墻門小組會議啊!”

  “老劉,你們墻門被評為今年最美墻門啦!”

  一聲聲問候之後,俞復玲總不忘加一句:“有事來找我!”

  俞復玲就是這樣一個人,懷揣一腔熱忱做工作,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感動社區居民,被稱為“無私的小巷總理”。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劉奇評價她説,她視居民為家人,用心用情做社區工作,使居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共産黨員一心為民一心幹事的好傳統、好作風。

  寧波市江東區划船社區是個老社區,困難群體特別多。這些年,社區根據老年人、失業、貧困、殘疾等不同群體的需求,分門別類為他們提供服務。

  荷花二村有一位失業人員,俞復玲多次聯繫用人單位為他提供就業崗位,但他不是嫌收入低,就是嫌活兒累,都沒接受。她毫不在意,還是一次次到府,與他分享自己當年40歲再就業的體會,終於幫助他走上了工作崗位。

  俞復玲説:“群眾的事情,一刻也不能拖。”為了幫助社區下崗人員再就業,俞復玲帶頭成立了“為民活頁社”——她要讓失業人員有個穩定的“家”!

  為了這個“家”,俞復玲沒少花心思。她根據失業人員的實際,進行分類管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那段時間,她的感冒一再加重,每天休息不足5個小時,白天帶著社工通過網路尋找、電話記錄、上街巡查,與轄區內企業聯繫,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收集和推薦崗位,晚上就跑失業居民家中了解實際需求。大家都擔心她的身體受不了,她卻啞著嗓子説自己“跟牛一樣結實”。

  居民老王因精神疾病長年待業在家,生活拮據,平時沒少受社區幫助。去年冬天,養得一手好花的他,特意送了社區幾盆水仙。看著這些含苞待放的花,俞復玲又琢磨著:“我該怎麼再幫老王一把呢?”

  説幹就幹。“心理話聊室”、“庇護性崗位”,“助殘服務夢工坊”的招牌一塊塊亮了出來,俞復玲專門給老王設了個花卉超市。開張第一天,看著花花草草被搶購一空,老王感嘆:“我也會賺錢了!”

  軍軍因生活受挫得了自閉症。整整24年,他沒有言語、不願出門,甚至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母親不得不辭職照顧他。俞復玲領著軍軍去了“夢工坊”, 又借助“心理話聊室”積極進行心理疏導,每天工作再忙也不忘抽出時間去看看他,陪他説説話——“軍軍,你做的手工真棒!”“軍軍,你今天特別精神!”“軍軍,我們做朋友好嗎?”

  有一天,俞復玲仍像之前一樣對著軍軍自言自語。突然,軍軍抬頭對著她,輕輕地喊了一聲“阿姨”。

  “那個瞬間,我仿佛覺得整個世界都靜止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回過神來,就見他對著我甜甜地笑。”一説起當時的情景,俞復玲顯得有些激動。“阿姨”,簡單的發音,質樸的語言,卻承載著深情的愛意,打破了24年的沉默,也打開了關閉24年的心房。俞復玲一把摟過軍軍,久久不願放開。

  軍軍母親逢人就提這事:“感謝俞書記救了我們全家!”

  如今的軍軍在夢工坊裏唱起了歌:“我愛你小小夢工坊!它是一朵美麗的向陽花。學會生活,懂得感恩,有你有他,就在身旁。”

  俞復玲至今保存有40多本民情日記,裏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居民群眾的需求和心聲,旁邊還細細標注著工作感悟和設想。

  “對居民有利的事情,跑再多路我也不嫌累”

  江東區委書記胡軍説:“俞復玲天生一股拼勁,只要她認定對居民有利的事,絕不輕易放棄,隔三岔五跑街道、跑部門,從不説苦説累。”

  江浙沿海一帶夏季多颱風,地勢低窪的划船社區近兩年連續受災,一樓居民家中全部進水,最高水位一度達到1.4米。在積水未退的情況下,電力部門出於安全考慮拉閘限電,大片居民樓停電,群眾生活極其不便。

  去年4月,眼看著主汛期將至,俞復玲又坐不住了。這一次,她和業委會主任李德華等幾位居民代表一商量,主動找區委區政府和相關部門,早日解決社區低窪地改造問題。終於,在寧波供電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划船社區低窪地段改造工程當年啟動。

  這樣的事情,在划船社區還真不少,每一件事情都讓居民記住了給群眾辦實事的俞書記。

  划船社區設施老舊,水管説爆就爆,居民不滿意,物業很無奈,社區幹著急。俞復玲至今記得那次委屈的經歷:辦公室突然衝進來四五個人,拍桌摔凳,二話不説一頓臭罵。原來是因為樓道水管突然爆裂,一樓車棚“水漫金山”。俞復玲很受震動:解決老小區物業管理難,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要從根上解決問題。

  為此,俞復玲跑物業、串樓道、進商鋪,連續召開7次協調會,嘴講幹了,腿跑酸了,最後社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達成一致,大家一起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問題、説困難,通過物業、居民、商家共同籌資20余萬元,解決了社區水管漏水問題。

  有了三方聯建的這個平臺,困擾社區多年的化糞池堵塞、小區停車難等“老大難”問題也先後得到解決。近兩年,划船社區物業費收繳率均在97%以上。

  “黨旗處處飄揚,百姓心裏才能亮堂”

  漫步划船社區,人們看到綠樹成蔭,花草點綴,儼然一幅美好的生活圖景。

  然而,在11年前,社區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樣。

  “天上縱橫交錯,地下污水橫流,颳風灰飛沙揚,下雨深淺難測”。在社區居住了20年的李師傅,對此記憶猶新。

  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給居民一片幸福安寧的家園?俞復玲説,再困難的事,只要黨員以身作則幹起來,群眾就能帶起來。最終,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小區改造工程,划船社區8個月就做成了,而且沒發生一起糾紛。

  社區工作連著千家萬戶,每天需要解決東家的難、處理西家的煩,只有每一個社工都成為各自崗位上的行家裏手,才能讓群眾話有地方説、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俞復玲常常告誡身邊的社工,要用“真誠的心”服務居民的事,用“婆婆的嘴”溫暖居民的心,用“毛驢的腿”深入居民的家,用“橡皮的肚”包容居民的怨。她要求社工每週開展一次案例分析,每月設計一個活動載體,每年分享一個工作特色,她自己也經常手把手地帶、一個一個地幫,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社工。

  而社區黨員,則是俞復玲手上的又一張王牌。

  划船社區有黨員808名,包括在冊黨員361名,在職黨員447名。為把這些黨員的作用發揮好,俞復玲想了許多新點子,探索了許多新路子。

  她在社區建立了在職黨員聯絡大組,將黨員按照居住區域和特長編入聯絡片區、聯絡小組,組織引導他們申請奉獻崗、認領“微心願”,在8小時之外服務社區。

  從小失明的沈師傅一直有個心願:“我眼睛看不見,但就想去海邊聽一聽大海的聲音。”

  “這個夢,一定要圓!”在俞復玲的聯繫下,3名黨員認領了這個“微心願”。那天,沈師傅用身體緊緊貼著沙灘,聽著海水澎湃的聲音,淚水奪眶而出。

  針對居民的各類需求,俞復玲將社區黨員志願者整合起來,組建紅色扶貧幫困、橙色青春助跑、黃色治安巡邏、綠色生態環保、青色法律維權、藍色家電維修、紫色衛生保健的“七彩人生”服務隊,每月8號輪流為居民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居民把這種服務叫做“陽光8號”。

  如今,划船社區已形成一套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社區鄰里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平臺的“一委一居兩中心”新型社區治理體系。而以她名字命名的“俞復玲365社區服務工作法”已經在她所在的江東區推廣,全國各地前來考察學習的基層社區工作者更是絡繹不絕。

  在俞復玲的帶領下,今天的划船社區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諧。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子躍説,俞復玲秉持為民、靠民、惠民的理念,把全部的愛心和熱心獻給社區的每一位居民,探索出一條社區服務治理的有效路子。

  圖① 俞復玲(右)和居民聊家常。

  圖② 俞復玲(右一)聽取居民意見、建議。

  圖③ 俞復玲(右一)對社區老年居民家庭進行走訪。

  李 超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