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築路人
- 發佈時間:2015-01-08 01:32:2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福建,到三明。翻過一座又一座山,記者來到建設中的南(平)龍(岩)鐵路。2014年12月18日8點18分,隨著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南龍鐵路項目部經理楊立財現場最後一聲指揮哨聲落定,二分部承建的下城二號隧道率先貫通,現場一片歡騰。下城二號隧道的貫通標誌著南龍鐵路4標管段內的重難點工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南平至龍岩鐵路擴能工程位於福建省的西北南平、三明和龍岩市境內,全長246.55公里,設計行車速度250公里/小時。由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承建的南龍鐵路4標段位於三明市境內,全長36.75公里。南龍鐵路是國家鐵路網和福建省“三縱六橫九環”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你看左前方的那座橋梁也是我們集團修建的”。“轉過這座山你會看到一個在建的火車站。”隨同採訪的集團公司項目部黨工委副書記邵璞向記者介紹,南龍鐵路4標段自2013年12月建設以來,始終秉承“責任重於能力,意志創造奇跡”的精神,全體參建人員不畏艱險,以執著的信念和頑強的作風,克服了地質複雜施工難度大,施工環境條件差等諸多困難,確保了下城二號隧道按計劃安全順利貫通。二分部承建的20多公里中,隧道就佔了18.5公里,施工環境複雜。許多專業術語經他解釋通俗易懂,隧道的密集 “像一串串糖葫蘆穿行在大山之中”“進洞出洞都有説不完的故事”。一句句調侃的話語也道出了施工中的不少往事。
提起2014年8月19日的那場暴雨,邵璞至今難以忘記。那是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下城二號隧道施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二分部經理王傳宗和員工們面對的是洞內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還要承受來自洞外大自然的挑戰。隧道外進口工地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向工地襲來。頃刻間,泥水涌進了隧道,情況非常危急。隧道施工的全部生産設施就建在洞口,大量的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也在這裡停放。
奔騰咆哮的雨水把施工便道、生産房屋、有軌運輸線等多處淹沒。沒有命令,也不用動員,許多員工急速趕到現場。二分部黨工委書記郭其祥和大家不顧被雨水卷走的危險,有的疏通河道,有的裝沙袋打圍堰堵洪水,大家就這樣整整地與暴雨搏鬥了幾個小時,終於控制了險情。
在複雜的地質和眾多自然災害面前,科技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施工進度大幅度超前,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在三明隧道,南龍鐵路4標一分部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綠色施工,節能增效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隧道圍岩調整、岩溶注漿……加大工作力度,制定措施,明確責任,確保安全。”在三明隧道,一分部經理王海濤向記者介紹。
三明隧道全長5700多米,地質複雜、施工難度較大。科技攻關滲透進了每一道工序,隧道施工實現了重點難點突破。隧道掘進水壓爆破技術是集團公司今年大力推廣的一種新技術,這項技術是我國隧道掘進技術從“濕法”鑽孔代替“幹法”鑽孔、從非電起爆代替火爆和電爆以來的第三個質的飛躍和變化。
王海濤説:“隧道掘進水壓爆破新技術是利用在水中傳播的爆破應力波對水的不可壓縮性,使爆炸能量經過水傳遞到炮眼圍岩中幾乎無損失,減少單位岩石的炸藥消耗量,減少了溫室氣體及粉塵排放,並且十分有利於岩石破碎。同時,水在爆炸氣體膨脹作用下産生的水楔效應有利於進一步破碎岩石,炮眼中的水可以起到霧化降塵的作用,大大降低粉塵對環境的污染。即提高了炸藥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掘進工效、提高了經濟效益,降低了粉塵,保護了環境。”
“楊總專業技術、管理能力自不必説,最讓我們佩服的是他的精神。抗壓能力特別強,不管有多難、多累,楊總都會時刻保持精力充沛、意氣風發的狀態,帶領我們一起去工作。”一分部黨工委書記宋海敖説。
南龍鐵路開工建設以來,面對環境惡劣、施工時間短、徵地拆遷難等一系列困難,項目經理楊立財帶領班子成員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強化職工隊伍建設,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強力推進項目工程建設,受到業主和上級領導的一致肯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