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公國際:美國主權信用風險進入新的潛伏期

  • 發佈時間:2015-01-07 11:3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李彤)6日,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以下簡稱“大公”)發佈的《2015年全球主權信用風險展望》顯示,美國主權信用風險進入新的潛伏期,歐元區和日本償債能力脆弱。

  《報告》顯示,以美聯儲加息為標誌,2015年高負債發達國家主權信用風險將從集中爆發期過渡到新一輪潛伏期。然而,美聯儲試探性加息基本不會改變歐、美、日等高負債發達國家長期維持超低利率的貨幣環境,這正在導致全球價值衡量體系紊亂,金融投機盛行,全球範圍的資産價格泡沫膨脹和外債風險上升。

  “高負債發達國家在為自身進行結構性改革贏得時間的同時卻增加了其他國家進行結構性改革的難度。” 大公認為,只有提前主動擠出泡沫,或建立了抑制資産價格膨脹長效機制的國家才能未雨綢繆,贏得先機。

  《報告》判斷,2015年全球主權信用風險將呈現四方面發展趨勢。

  首先,美國聯邦政府償債來源嚴重偏離財富創造能力的局面難以改善,預示著美國主權信用風險僅是進入新的潛伏期。

  美國經濟將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但高企的聯邦政府債務負擔難以明顯下降。出於維護全球霸權地位的戰略需要、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現實、海外支出和社會福利等剛性支出較快上升使聯邦政府在中期內難以實現初級財政平衡,債務負擔將徘徊在高位。

  其次,結構性改革滯後將使歐元區和日本深陷低增長、高負債的狀態,償債能力脆弱。

  經濟低迷及核心國家財政風險上升使歐元區危機雖過,問題猶在。由於結構性問題對經濟復蘇的抑製作用進一步凸顯,3150億歐元的歐盟投資計劃和一再寬鬆的貨幣政策效果有限,歐元區經濟將長期處於低迷狀態。2015年經濟復蘇乏力和財政鞏固進程放緩使法國、義大利政府債務增速難有明顯收斂,並將拖慢歐元區財政鞏固步伐。雖然在歐洲央行的鼎力支援下,歐元區高企的主權債務負擔仍可維持,但引起危機的深層次問題猶在。

  日本政府債務泡沫持續積累,居民應債能力下降將加劇償債能力的脆弱性。由於結構性改革滯後使大量信用資源難以進入實體經濟激發其內生增長動力,日本長期經濟增長前景低迷。新一輪財政擴張將使2015年政府負債率突破250%,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和居民應債能力下降將使政府更加依賴債務貨幣化方式維持主權債務泡沫,償債能力脆弱性增加。

  第三,結構性改革有助於鞏固中國政府償債能力。中國政府在依法治國、打擊壟斷、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執行能力,為中國將較大增長潛力轉化為現實提供了依據。地方政府債務清理與整頓有利於各級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降低,這連同經濟增長品質的改善將穩固政府償債能力。

  在全球長期低利率環境下,能否在進行新一輪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建立防止影子銀行系統和資産價格泡沫膨脹的制度保障,將是判斷中國能否擺脫全球信用膨脹惡果的前提。

  第四,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和發達國家長期維持低利率將不同程度推升新興經濟體外債風險。

  2008年信用危機後全球流動性過剩,使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經常項目平衡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由2008的2.2%惡化至-0.5%,總外債存量較2008年增長105.9%,外部脆弱性有所上升。雖然新興經濟體已建立了一定的財政與外匯緩衝,但面對發達國家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和外需下降局面,部分國家外債風險上升的趨勢會日益明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