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個“巨無霸” 合力“走出去”

  • 發佈時間:2015-01-06 07:32: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高鐵技術走向成熟,機車生産達到規模化和産業化,價格進入合理範圍,再加上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管,不必擔心南車北車合併後出現壟斷。確定合併之後,兩家企業應儘快優勢互補,統一技術路線、品牌標識等,打造一個更有口碑、更加閃亮的高鐵新品牌

  2014年12月30日,萬眾矚目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合併方案公佈。合併採取南車吸收合併北車的方式進行。合併後新公司中文名稱擬更改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中國中車”。

  合併消息發佈之後,公眾最先關注的是股票市場。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來,南北車合併是重大利好。自去年12月31日復牌以來,南北車股價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業內人士分析,預計復牌初期的購買力仍將繼續,上漲趨勢還會延續。

  可也有人擔心,兩個“巨無霸”的合併會不會形成壟斷?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鐵和軌道裝備産業的迅速發展,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進入快速發展期。兩家企業不僅包攬了國內所有動車組製造市場,還有80%以上的貨運列車以及大部分地鐵車輛製造市場份額。

  在高鐵動車組方面,兩家企業都能生産運營時速380公里的CRH380系列高速動車組,至今已安全運營超過4億公里。

  在海外,兩家企業憑藉可靠的技術、成熟的國內運營經驗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産品已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實南北車原是一家。2000年,南北車的前身——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公司”),與原鐵道部所屬的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通信信號總公司全部完成與原鐵道部的脫鉤。

  由於擔心中車公司會造成“壟斷”,2000年9月,經批准,中車公司又一舉分拆為兩家國有獨資大型集團公司——南車和北車,並劃歸國資委管理。南車、北車兩大集團由此成為競爭對手。

  同濟大學軌道交通研究院研究員孫章認為,當初分立,是為推動國企改革、解決激發企業競爭活力這一主要問題。

  當時,兩家公司在技術上都還不成熟。正是通過14年的競爭發展,形成了各自的技術路線和競爭優勢。從2014年的動車組生産訂單招標可以看出,兩家公司各有所長,中國南車中標250公里時速的動車組居多,北車則在高寒高鐵方面更具優勢。

  時至今日,我國已經擁有了高鐵的技術優勢和成熟的運營經驗,中國高鐵已進入“走出去”與國際軌道交通企業同臺競爭的新階段,面臨的是如何發揮中國高鐵整體實力、打響中國高鐵品牌、輸出中國標準的問題,這時需要讓兩個企業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統一技術路線。因此合併是正確的選擇。

  專家認為,不用擔心會形成新的壟斷,現在高鐵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機車生産已經達到規模化和産業化,國産化率達到90%以上,價格已經進入合理範圍。此外,還有國家相關部門監管,不會發生壟斷問題。專家建議,等一切程式走完,確定合併之後,兩家企業應儘快優勢互補,統一技術路線,統一品牌標識等,打造一個更有口碑、更閃亮的“中國高鐵”品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