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中俄談判把南海鑽井平臺轉到北極取代西方

  • 發佈時間:2015-01-05 08:2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外交學者》1月3日文章,原題: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和北極 目前,俄北極近海能源計劃處於中斷期,制裁促使西方企業紛紛離開俄羅斯,造成這些項目前途未卜。但這種狀況不會持久。西方公司留下絕佳機遇,中國則處在受益的理想位置。

  最近10到15年,中國一直有條不紊地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在北極的活動。俄當前與西方的關係可能大大促進中國的北極行動,這應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談及中國在北極的利益,今後該國對能源的需求只增不減。北極能源和航線為其提供了吸引人的多樣性和安全,也將極大地減少運輸成本。為追逐來自北方的眾多機會,中國已邁著堅實步伐在北極打造金融和物質存在,將自己融入北極事務的對話中。

  那俄羅斯為何“轉向東方”?傳統上,俄在北極能源開發中顯然更傾向於同西方公司合作。但早在2014年制裁前,與西方關係的緊張就改變了莫斯科的盤算。後者覺得,更明智的做法是擴大能源夥伴及客源,避免過於依賴西方。能源匱乏的中國於是成了俄多樣化戰略的天然夥伴。迄今,俄的東轉基本在按照自身節奏來,但今年的制裁造成巨大損失,俄需要資本和資金,可夥伴選擇已十分有限。在北極問題上相對中國的談判,俄越來越處於弱勢地位。

  西方的制裁後來矛頭明確指向俄在北極的能源開發。西方企業撤出在俄北部的作業。此種情況下,俄轉向現成的中國夥伴——一個不會不利用俄羅斯的孤立來謀取利益的國家。

  資源豐富的喀拉海可能是西方制裁令中國獲益的頭一個地方。埃克森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共同發現了北極地區這個龐大油氣田。在完成了大量複雜勘探和鑽探任務後,埃克森如今被迫撤出。這樣一來,俄面臨一項成本高昂的任務,不得不尋求夥伴——而中國處於取代埃克森的有利位置。俄已開始與中方談判,將南海鑽井平臺移到北冰洋以取代西方設施。俄石油公司還簽訂合約,把俄最大油田之一的10%股份對華出售。這表明莫斯科願意在對國家重要的項目上與中方合作,以減輕制裁帶來的重壓。

  無疑,與北京的合作關係不會抵消西方制裁的影響,卻給莫斯科提供了眾多其所需要的:便利、資本、金融支援和現成客戶。西方壓力增加後,這還給了俄羅斯一條出路。

  今後,中國必將逐漸擴大與俄的貿易和北極夥伴關係,進而達到相當大的程度。這會造成一定的經濟依賴。西方制裁前,俄中貿易已在不斷擴大,制裁加速了這個進程。(作者安德烈亞斯-屈爾斯騰,陳俊安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