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川村裏上“新課”

  • 發佈時間:2015-01-05 06:00: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這一年裏,我脫離了城市繁華,同時也放下了自身的浮躁,通過給村民宣講政策、調解鄰里糾紛、化解婆媳矛盾、爭取幫扶款項,以及幫群眾剪枝、套袋、摘裝蘋果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深深感到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向群眾學習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課程。” ——甘肅省“雙聯”幹部張衛東

  “‘聯村聯戶’,‘聯’的是咱們老百姓的心!” ——甘肅省莊浪縣高川村村民高明軍

  讓“果林”變果園

  像許多隴中地區農民一樣,甘肅省莊浪縣高川村村民高玉武的一天是從一盅濃釅的罐罐茶開始的。2014年12月23日早上,高玉武喝完茶,吃一碗羊肉,包裏裝上油餅子,這位60歲的高川村果農來到了自家果園裏剪枝。

  “種蘋果樹,一要吃苦,二要技術。”種了十幾年蘋果樹的高玉武在最近兩年開始重新學習務果園,“冬至一過,就要開始剪枝了,咱以前就是不懂技術,種出來的果子産量低,還賣不上好價錢。”

  2012年以前,高川村雖然大部分耕地都種了果樹,但村民收入卻上不去。“我們種出的蘋果太小,成不了商品果,只能幾毛錢一斤賣給果汁廠當原料。”高川村黨支部書記高相中2001年就種起了果園,但直到2012年才知道蘋果樹應該咋種,“民政廳連續三年組織村裏群眾去陜西學習務果技術,還把外地的專家請到村裏來講課。”

  高相中説的,其實是甘肅省2012年2月開始的以單位聯繫貧困村、幹部聯繫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在“雙聯”行動中,甘肅省民政廳負責聯繫的是莊浪縣萬泉鎮高川村。莊浪位於甘肅中部,是第一個“中國梯田化模範縣”。高川村距莊浪縣城22公里,共486戶2290人。全村總耕地面積2938畝,每人平均1.28畝,其中果樹面積2700畝(幼園1200畝),佔全村耕地面積的92%。2011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3000元,其中果品收入達到85%以上。2012年,甘肅省民政廳由副廳長郭華峰和45名幹部組成聯村小組,聯繫該村76戶貧困戶。

  高相中説,甘肅省民政廳到村裏“雙聯”,先入戶摸底調查,給貧困戶制定脫貧規劃。因為有之前的基礎,所以高川村大部分貧困戶的發展規劃都是依靠果園發展蘋果産業。讓高相中印象深刻的是,民政廳從陜西請來的專家到村裏的果園一看,下了結論:只能算蘋果林,不是蘋果園。“我們的果樹長得茂盛,但沒有修剪好。”

  除了外出“取經”,甘肅省民政廳協調安排當地有資質的林果技術人員和致富能手組成團隊,對高川村全體村民進行疏花保果、測土施肥、果樹修剪等方面的技術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和分戶示範,果農們疏花保果、防雹防凍、套袋防蟲、採摘貯藏、擴大銷售等方面的技術和能力明顯提高。

  “以前,蘋果摘下來,要自己拉到下面的公路上去賣,有時候放到過年還賣不完。”經過幾次學習,高玉武已經是個務果能手,他邊熟練地剪枝,邊跟記者聊天,“這兩年的蘋果,在地頭上就被全國各地來的客商拉走了。”

  由於2014年蘋果行情比往年好很多,高相中預計,全村蘋果産值能達到3000萬元,比2013年多出1800萬元,“‘雙聯’後,貧困戶的收入每年都大幅增長,2011年的時候,76戶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2014年預計能達到6800元”。

  從“吃蘋果”到“當果農”

  在蘭州出生長大、又在蘭州工作的張衛東是個地道的城裏人,但他現在説得最多的卻是村裏的事。2014年1月,在甘肅省民政廳復退辦工作的他被選派到高川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由於之前經常來村裏“雙聯”,張衛東很快進入角色。

  雖然任職不到一年的時間,但“以前只吃過蘋果,沒見過種蘋果樹”的張衛東一走進果園,便像個老果農一樣,講起果樹修剪、果園管理頭頭是道。

  “蘋果要豐收,有兩個節點很重要,”張衛東説,一個是開花期怕降溫,一個是挂果後怕冰雹,“這兩個節點不僅我知道,廳裏的‘雙聯’幹部都很清楚,因為在2013年的挂果期,村裏遭遇了一次冰雹,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於是,在蘋果開花期和挂果後,看天氣預報,成了甘肅省民政廳的“雙聯”幹部們每天的“必修課”。

  2014年4月24日,正值蘋果花期。身在蘭州的甘肅省民政廳副廳長郭華峰從天氣預報上得知莊浪所在的地區有降溫雨雪天氣,他一邊通知廳裏的幾名幹部,讓大家出發去高川村;一邊給高川村的支書高相中打電話,讓組織村民做好防護。

  “那天晚上9點多開始下雪,大概23點的時候,民政廳復退辦的胡國鈺主任就給我打電話,説他們已經到附近的秦安縣了。”沒想到民政廳的“雙聯”幹部會連夜冒雪趕到村裏,所以高相中對當晚的事情記憶猶新,深受感動。次日一早,胡國鈺就和高相中一起帶著大夥兒去果園查看是否受災,並組織果農們採取保溫防護措施。

  種了4畝果園的高拴平是郭華峰負責聯繫的貧困戶,跟村裏大多數人一樣,他以前對果園也是一知半解。“別人咋種,我就‘照貓畫虎’地跟著弄,但種出來的果子就是不行,現在我可是有證書的果農了。”高拴平從桌面上的玻璃下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他的“初級果樹工”的職業資格證書給記者看,“郭廳長把我‘聯’上以後,經常給我打電話,推薦務果園的書,還把我介紹到縣農廣校學技術,考試合格後拿了這個證書,2014年我的4畝果園收入7萬多元哩!”

  “聯村”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在高拴平眼裏,郭華峰不僅是致富的“指路人”,還是解決“難腸事”的“主心骨”。

  兒子高紹文因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成為高拴平最大的心事。“我就想給娃找點啥事幹,整天窩在家裏,他心裏著急,我心裏難受。”有一次,高拴平在聊天時,像對自家親戚一樣,向郭華峰講出了自己的心事,“沒想到郭廳長還真給我操心了。”

  在給村裏幫扶建設了村委會辦公場所和老年活動中心後,郭華峰協調將村委會旁邊的一間小房子空出來,讓高紹文開起了小超市。“郭廳長還作了擔保,讓我們貸了兩萬元作為超市的啟動資金。”一提起這事,高拴平有説不完的感激,“人家是省城來的大幹部,跟我一個農民有啥關係哩?肯這麼幫忙,真正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幹部!”逢年過節,不善言辭的高拴平會編一條短資訊發給郭華峰,感謝他對自己家的“幫助和照顧”。

  疏導情緒,是甘肅省委確定的“雙聯”行動六項任務之一。為此,甘肅省民政廳的聯村小組分批進村入戶開展對接,填寫《入戶調查表》和《問卷調查表》,既拉近了與村民的感情,也對高川村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困難、村民盼望解決的問題等進行了清楚的梳理,掌握了村民家庭致貧原因和希望解決的困難問題,為精準對口幫扶、脫貧致富打下基礎。

  而高川村的村民們,也漸漸把“雙聯”幹部當親人一樣看待。在村民高明軍眼裏,甘肅省民政廳直屬的省軍幹第二休養所所長席正龍就像自家的大哥一樣。“一年往我家裏都跑了四趟了,我們還經常打電話聯繫。”去年蓋了新房後,高明軍心底壓著一件事:他家門口只有一條僅夠架子車通行的小道,進進出出不方便,自家的農運車因為道路窄開不進來,只能停放在鄰居家。“要拓寬路,就得佔別人家的地方,都是一個村裏的,不好意思張口啊。”

  去年上半年,高明軍給席正龍打電話時,説起了自己的這點難處。沒想到工作繁忙的席正龍,專門跟鎮上的幹部溝通協調,最後由鎮上的駐村幹部出面調解,高明軍與鄰居達成共識,拓寬了門口的路面。如今,高明軍經常跟人講:“‘聯村聯戶’,‘聯’的是咱們老百姓的心!”

  從“照本念”到“群眾看”

  “在落實政策過程中向群眾宣傳政策,效果最好。”這是甘肅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朱端品的一點“雙聯”心得,“照本宣科地念,群眾不一定記得住;印發宣傳材料,有的人懶得看,還有的人不識字。很多群眾只有親自去辦理了,或者親眼所見,才會明白一項惠民政策是怎麼回事。”

  66歲的高進銀是朱端品的聯繫戶。在入戶調查時,朱端品才知道,高進銀的兒子高來軍患有尿毒症,但本人一直在西安打工。因為病情不穩定,加之莊浪縣城醫療技術落後於西安,所以高來軍一直未回到村裏。在西安治療期間,全靠妻子打工所掙費用去私人醫院或診所治病,生活拮據。

  了解這個情況後,朱端品跟村幹部一起,給高進銀講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政策,安排鎮政府按照政策給高來軍辦理參合手續。2014年初,高來軍住進一家正規大醫院治療,2萬餘元醫療費用,通過新農合報銷醫療費用1萬餘元。後來,朱端品幫助他申請大病醫療救助3800元。同時,又將高進銀一家列入一類低保範圍,每年可領取9000元低保金。

  “咱以前不知道,別人説兩嘴,咱也記不住,沒想到國家政策這麼好。”高進銀老漢現在成了惠民政策的義務宣講員,經常給村裏鄉親們講他享受的這些政策,“好政策能給老百姓幫大忙哩!”

  在2014年全國首個“扶貧日”到來前,甘肅省民政廳的聯村小組在高川村開展“走進貧困村、共度扶貧日”主題實踐活動,“雙聯”幹部進果園、下地頭,和群眾一起採摘蘋果的同時,採取通俗易懂、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向村民宣傳農村低保、産業發展、醫療救助等各項為民富民、強農惠農政策和國家設立扶貧日的重大意義。

  “‘雙聯’行動,不僅僅是要帶給村民真真切切的實惠,更重要的是帶動村民觀念的轉變,拓寬經濟發展的渠道,改變只靠一身力氣獲取報酬的現狀。”作為甘肅省民政廳在高川村的“常駐代表”,張衛東對自己的工作感慨良多,“作為一名駐村任職幹部,在這一年裏,我脫離了城市繁華,同時也放下了自身的浮躁,通過給村民宣講政策,調解鄰里糾紛,化解婆媳矛盾,爭取幫扶款項,以及幫群眾剪枝、套袋、摘裝蘋果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深深感到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向群眾學習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課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