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更惠民 更貼心

  • 發佈時間:2015-01-04 05:34: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是黨的十八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努力方向。文化滋潤心田、文化惠及人民的探索不止,創新不斷,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因而得以不斷豐富和持續提升。

  建起來,用起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

  當我們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3+2讀書薈”裏看到程實為書屋捐贈的圖書時,才知他已經去世一年多了。這位83歲的老大爺,一輩子看書、愛書,卻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中分3次將一生藏書捐贈給公眾。而他本人,不過是大邑縣敦義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

  “我沒有文化,但我把我能找到的書全都拉過來了!”劉蘭,一位曾用打工的錢幫助侄子讀完大學的下崗女工,深感知識能改變命運。在“3+2讀書薈”邛崍館開館前夕,她蹬著三輪車,為書屋拉來了滿滿一車走親訪友收到的圖書。

  “讀書薈”裏的圖書大部分由社會捐贈而來。這些書除了平日裏和活動中供人閱讀外,還與當地託管的鄉村圖書室存書形成互換流動。這裡的工作人員、志願者,每天心中都充滿了希望,渾身都洋溢著幹勁,他們集思廣益、想方設法盤活圖書資源,將讀書活動辦得豐富有趣。

  近年來,我國基層文化設施的整體面貌得到顯著改善。目前,各地基本實現了“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初步建立了覆蓋全社會的服務網路。

  “硬體”的改善有目共睹。如何挖掘內生動力,讓投入的資源運作起來為民所用,成了一個頗費心思的新課題。

  四川成都市建立起政府採購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將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交由具備公益性、先進性和專業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運營,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品質和資金使用率。甘肅省在廣泛招募文化志願者的同時建立起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人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山西省則大力引導群眾參加各類文化活動,鼓勵他們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隨著以管理和服務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軟體”建設不斷推進,政府、社會、服務群體共同參與的監督管理體系正進一步完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準也將隨之不斷提升。

  動起來,轉起來

  ——流動服務接地氣

  去年夏天,記者來到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陳鄉早田坂村時,適逢每月一次的“送書下鄉日”,村裏搭建起一個臨時借閱臺,1000多冊從衢州江山圖書館運來的書籍整齊地碼在上面。村民們陸續趕來,圍在臺前,“趕集”般翻閱著、挑選著。

  村民汪秋仙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現場服務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她,“不要著急。”只需填寫一張需求調查表,他們下次就會把她需要的書帶過來。“我喜歡趕‘書集’。”汪秋仙説,“每次圖書館來的書都有調換,能看到更多的書。”

  在當地,如今流動圖書館、流動文化館、流動電影院、流動博物館、流動科技館、流動俱樂部等常年活躍的公共文化流動服務載體,已共同組成了遍佈鄉村的“文化加油站”,每年有300多萬人次受益。

  受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影響,一些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仍然存在區域不均衡、城鄉不均衡和群體不均衡的現象。2014年初,文化部起草《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並於3月提交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會議討論。各地在中央項目的帶動下,目前已初步樹立起文化公平正義理念,在探索以城帶鄉、流動式地向農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有了不少新招和高招。

  河南省根據自身城鎮化人數多、城市流動人口多的特點,利用省財政配送的“流動舞臺車”,重點服務城市流動人口和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廣東流動演出服務網”有效整合全省文化館、站近2000支文藝表演團隊,每年開展流動演出2萬餘場次。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農村和地廣人稀的邊疆民族地區,靈活機動的流動服務已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形式之一。

  此外,伴隨著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也借助數字化得以實現。雲南省建起“農文網培學校”1099所,使其成為農村群眾獲取科技知識的“殿堂”和接受文化教育的課堂。“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則利用網際網路、無線WiFi和3G網路,通過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移動終端,為廣大基層農牧民提供不受時空制約的全天候24小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有效破解了基層尤其是偏遠牧區共用文化資源受限的難題,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我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現已建成1個共用工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840個縣級支中心、28595個鄉鎮服務點、60.2萬個村服務點,數字資源總量達到136.4TB。

  活起來,強起來

  ——建長效造血機制

  儘管已經入冬,但在四川成都市青羊區“媽媽家”文化志願者服務中心,社區居民練習蜀繡的熱情絲毫不減,刺繡的桌臺甚至搭到了戶外。“媽媽家”中壩社區服務中心運營團隊負責人舒暢告訴記者,他們向學員免費提供師資和針、線、剪等材料,“低收入家庭和不方便外出就業的女性,可以到這裡來參加專業培訓,考核合格者還可定向領取訂單,居家生産,為家庭帶來收入。”

  作為中國婦基會和四川省婦聯共同打造的創新公益項目,“媽媽家”通過政府主導、公益機構協同、公眾自我參與和管理的運營模式,目前已生成“造血”機制。

  在我國,隨著群眾學文化、掌握藝術技能、自辦文化、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迫切需要進一步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搭建群眾參與公共文化的平臺;通過平臺運作,對多個職能部門的資源進行整合,將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注入其中,在不違背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原則的前提下,探索“輸血”到“造血”的功能轉變,將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進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這樣的平臺已完成先行先試的經驗積累。

  平臺與機制之外,公共文化服務更多要靠人來完成,人才“造血”需求更為迫切。浙江省重視培養鄉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動員和鼓勵各方面人才特別是有一定專長的人員投身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通過組織文化活動,使他們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中不走的“種子軍”。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也將繼續加大“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等人才建設計劃實施力度。人們有理由相信,“雙重造血”機制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將更加充滿活力,步伐也將更為穩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