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描述超導材料性質有了數學公式

  • 發佈時間:2014-12-31 01:30: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研究人員發現,在超導材料的厚度、溫度和電阻之間滿足一種新的數學關係:材料的超導性與薄膜厚度、臨界溫度和薄膜電阻成比例。所有超導體中都存在這種關係。這一發現揭示了超導的性質,有望帶來設計更好的超導線路,用在量子計算和超低能耗計算中。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快報B輯》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利用這一知識,我們能造出比以往更大面積的設備,産量也會顯著提高。”論文第一作者、MIT電子設備研究實驗室博士後亞欽·伊夫裏説,“薄膜讓人們更接近‘從超導到絕緣’的轉變。超導是取決於電子集體行為的一種現象,只要讓材料越來越小,就能開啟這種集體行為。”

  伊夫裏專門研究氮化鈮薄膜。氮化鈮是一種熱門超導材料,因為從它的“體形”來看,它的“臨界溫度”相對較高。臨界溫度是從普通金屬變為超導體的轉捩點。但像大多數超導體一樣,把它沉澱在奈米設備上作為薄膜時,臨界溫度更低。

  在以往理論框架中,氮化鈮的臨界溫度是膜厚度或室溫下檢測電阻的函數。研究小組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他們保持厚度或“薄膜電阻”(單位面積的材料電阻)不變而改變其他參數,然後檢測臨界溫度的變化。結果一種清晰的關係顯現出來:厚度乘以臨界溫度等於一個常數A除以薄膜電阻的B次冪:dTc=ARs-B,d為薄膜厚度,Tc為臨界溫度,Rs為薄膜電阻,A、B為常數。

  推導出這一公式後,伊夫裏查了過去46年相關文獻中多種超導材料的數據,進行再次檢驗。拓寬到其他超導體後,他發現對每種新材料,公式中的常數A和B都是不同的,但方程通式對三十多種不同的超導體都適用。而且A和B之間呈直線關係,由此還能把公式中的常數簡化為一個。更有趣的是,在AB關係直線的兩端,材料有著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質。在頂端是高度混亂無序的,在底端則更加有序。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廣為接受的理論,能從臨界溫度和薄膜電阻、厚度之間的關係上解釋這麼多種材料。目前有許多模型,但不能預測這麼多。”法國替代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超導研究員克勞德·查普爾説,“這對技術應用來説非常便利。以往在成果出來以前,沒人知道設計的超導膜能否用於設備,現在按這個法則來選,事先就已知道它是不是好用。”

  (常麗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