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貿對支援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 發佈時間:2014-12-29 21:29:3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霽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我國外貿增長之所以低於預期,不僅是由於世界經濟復蘇速度比年初預想的更為緩慢,更是由於進口低迷、甚至處於負增長的影響。”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李光輝認為,今年前11個月累計計算我國出口增長了5.7%,並未明顯低於預期;進口則增長了0.8%。此外,今年我國進口增長始終處於疲軟狀態主要是由於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比如煤價下跌超過了9%。最後,今年年初內地與香港貿易數據虛高的情況以及投機資金流入造成的基數偏大也是重要原因。除去這些因素,今年外貿實際增速應當接近原有預期。

  他表示,2014年我國外貿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從前11個月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一是出口高附加值商品增多,其中包括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産品,依然分別實現了5.3%、6%以及12.6%的快速增長;二是一般貿易增幅大於加工貿易;三是民營企業出口比重增大;四是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增速快於東部;五是我國對歐盟、日本、美國等幾大市場進出口穩步增長,比如中歐增長了10.1%,中美增長了6.4%,中國與東盟增長了8.4%。

  李光輝表示,外貿對經濟發展的支援作用凸顯。今年前三季度,貨物以及服務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在10%以上,對GDP增長的拉動較大。同時,也對我國的就業狀況産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從我國整體對外貿易增長情況來看,高於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

  李光輝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將保持緩慢復蘇和調整的態勢,主要的經濟體,比如美國將持續復蘇;歐元區將出現相對的增長;日本則可能處於停滯狀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將會保持增長,但參差不齊。根據這一判斷可以預測出:我國正處於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的“陣痛期”。2015年,國民經濟總體上保持增長,但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增多,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外貿總體情況,2015年將依然保持較好態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