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底預付費“卷包會”誰來管

  • 發佈時間:2014-12-27 13:29:17  來源:今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末,美容美發、洗車等行業以各種優惠吸引市民購買預付費消費卡後,“人間蒸發”的商家呈現增多趨勢。連日來,“本報消費直通車——今晚3·15熱線”陸續接到多位消費者的相關投訴。

  “甜頭”多是誘人香餌

  據消費者馬女士反映,她在津南金地格林世界小區燕莎美場購買的預付費美發卡,如今卡裏餘額還有千元左右,但商家已人去樓空。她説:“當時覺得優惠不小所以辦了卡,現在已經找不到法人代表,我們十幾個人都很著急。”而消費者李女士在本市千子蓮足療南開區白堤路馨達園店購買的預付費卡也打了水漂,她説:“正是因為打折力度大,我才辦了卡,如今我卡裏還有4000多元,問了其他多個千子蓮連鎖店,都説這卡不能通用。”接到投訴後,記者來到馨達園,看到原來的足療店已停業。一些市民表示,預付費這一形式由於商家促銷的優惠力度較大,諸如“2000元可以當3000元用”、“辦會員卡返券”等多種優惠促銷,的確吸引不少消費者。

  預付費為何難監管

  預付費“卷包會”為啥成了難以根治的頑疾?

  記者隨後走訪了監管部門,本市曾于2011年出臺《關於加強預付卡消費侵權問題規範管理的若干意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商家“卷包會”坑害消費者的現象,但可以適用的有的放矢的法律規定較少。目前,監管部門只能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原則性的法律規範去調整,不能切實有效地解決糾紛。

  另外,美發美容等服務行業銷售的預付卡門檻低,不需要任何部門的審批,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部門對銷售預付卡沒有專門的規定,對此監管目前仍是盲區。

  建議制定專項法律法規

  針對年底預付費消費投訴陡增,本市法律界人士建議,加強專項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形成預付卡消費的專門管理辦法或在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時,將預付卡消費納入其調整範圍。通過行業備案、商戶繳納保證金等制度來加強對發卡商戶的管理。對於連鎖經營的企業,總店應對各分店進行監管,如果分店停業,則總店應繼續履行分店對消費者承諾的義務。消費者在辦卡時應注意區分“加盟店”和“直營店”,兩者在法律責任的歸屬上是不同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