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明年大宗商品下跌趨勢難變中國經濟仍需預防感冒

  • 發佈時間:2014-12-27 13:0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夏宇飛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明年大宗商品下跌趨勢難變 中國經濟仍需預防感冒

  作為一個資源進口型的國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於中國而言總體上利大於弊

  回顧2014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除去少數如咖啡豆等特殊商品外,包括黃金、白銀在內的基礎品種價格全線下跌,其中以鐵礦石、原油價格的下跌最具有代表性。形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範圍內的産能過剩與需求不振,如果這種供需失衡的矛盾不變,那麼2015年的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仍將以下跌為主。而對於中國經濟來説,大宗商品價格如果繼續下跌,可能會加重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導致中國經濟受冷而患上“重感冒”。

  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大宗商品價格和中國經濟相互影響,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成為市場共識。中國作為能源和工業原材料生産和消費大國,經濟熱度對大宗商品的供應與需求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也對中國經濟産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從宏觀上來講,如果明年大宗商品保持下跌走勢,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國內通脹水準的降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下降將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造成居民消費支出的普遍下降,進而導致通貨膨脹率全面疲軟。在通脹偏低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擴大流動性的顧慮將減少。這意味著,為了讓經濟保持足夠的活力,明年央行很可能繼續降息降準,擴大貨幣發行量,這是大宗商品價格對於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此外,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價格的降低也為中國能源價格改革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對於具體行業來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於資源消耗性行業和企業是一個好消息,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讓企業的利潤空間擴大,企業利潤能夠有所提升。同時實際利率水準降低也能降低融資成本,居民消費意願進而提升,這些都對資源消耗性企業有所幫助。

  但是對於産業鏈最上游的企業,比如礦産企業、農産品生産者而言,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則是純粹的利空了。以鐵礦石與原油為例,作為我國進口需求最大的大宗商品,兩者價格的持續下跌使得我國進口物價水準快速下降,因此將有可能觸發輸入型通縮,從而使得我國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更加嚴重。鐵礦石與原油價格的下跌,必然將導致其工業製成品價格出現下跌空間,而産能過剩、競爭激烈的行業狀況使得鋼鐵與原油製品生産商們不得不祭出價格戰這一武器,這將導致生産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進一步下降,而生産經營上的下滑必然將會傳導至收入與消費環節,從而導致我國經濟的內需環節萎縮,如此反覆形成惡性迴圈。這就是所謂的由通縮受冷引發經濟實體的“重感冒”。

  整體來説,作為一個資源進口型的國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於中國來説是利大於弊。所以中國經濟在這個背景下的機遇大於挑戰。中國決策者需要抓住這一時期做好經濟結構改革,為保持中國經濟活力做好鋪墊,以應對未來的經濟增速下滑風險。

  (作者係頂金貴金屬董事長兼總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