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進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
- 發佈時間:2014-12-25 06:00:1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同步推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為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一步明確了方向。新型城鎮化應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特徵的城鎮化,有別於傳統城鎮化模式。走新型城鎮化之路就要把農業現代化擺在重要位置。
一、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涵義
農業現代化就是傳統農業生産部門轉變為現代産業的演進過程,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是要用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
農村現代化就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民由分散居住走向集聚居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産業結構更加豐富,精神文明建設水準不斷提高的過程。
農民現代化就是塑造懂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現代新型農民的過程。培育農民具有現代觀念,樂於接受生活方式的改變。培養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種田能手,適應農業規模化生産的要求。通過培訓,使脫離農田的農民掌握一種專門技術、會經營、了解市場,具備在城鎮二、三産業部門就業的能力。
二、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二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新型城鎮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引擎。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展城鎮生産力是關鍵,發展城鎮生産力能夠帶動農業生産力發展,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引擎。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展涉農産業帶動農業生産力水準提高。通過在城鎮建立農機具合作社、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農用物質運輸站、農産品加工貿易公司等,輻射服務周邊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業生産力水準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展非農産業,為農業現代化建設轉移出來的部分農民提供産業支撐。
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用現代農業代替傳統農業,提高農業生産力水準,提高農業的規模化效益,用機械化耕作代替手工和畜力耕作,用科技農業代替經驗農業,促進農業生産力的大發展。這樣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互相支撐。
二是新型城鎮化是推進農村現代化的引領。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現代化建設,就是要以城鎮化為方向,引領農村的社會建設,將城鎮的公共建設引向農村,讓農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轉變。要通過農村現代化建設,引導農民集約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區化生活為方向,在鄉村規劃、自願自覺的基礎上引導農民社區建設,既能節約耕地,又能改變農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導農民社區建設過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進水、電、氣、路、網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人始終是現代化的主體,城鎮化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關鍵是要塑造懂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現代新型農民,也就是要把農民塑造成兩類人,一類是適應新型城鎮化需要的非農産業工人,另一類是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農業工人。通過農業現代化建設,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武裝農民,提高農民的生産能力;用市場經濟觀念引導農民,提高農民經營自己創造産品的能力;將企業管理理念灌輸給農民,提高農民管理農業、精耕細作的能力。使農民在打造科技農業、生態農業、規模農業、精品農業的進程中,把自己塑造成為農業工人。
塑造農業工人的目的,也是為了讓部分農民從農業中解放出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走向新型城鎮的非農産業工人,將不再是如今離土離鄉不離農的農民工,而是要成為離土離農不離鄉,在城鎮具有穩定住所、穩定經濟來源、具有一技之長的穩定工作的非農産業工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需要。
(作者單位分別係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