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業現代化仍是四化短板

  • 發佈時間:2014-12-24 06:51: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據新華社電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2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14年農業農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後一段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李克強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張高麗出席會議。

  農業發展面臨挑戰

  會議強調,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目前國內主要農産品價格超過進口價格,而生産成本在不斷上升。農業生態環境受損,耕地、淡水等資源緊張。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實現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

  會議指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意義重大。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可以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有巨大新增投資需求,用好這個空間,可以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做大做強農業産業,可以形成很多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確定五項重點舉措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一是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由單純在耕地上想辦法到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做文章,構建優勢區域佈局和專業生産格局。二是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只要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農民群眾歡迎,不管什麼形式,都要鼓勵和支援。三是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業,減少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四是加大農業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不管財力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五是健全國際農業交流與合作制度,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方式。

  以城鎮化帶動農業

  會議要求,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創新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方式,引導城市現代生産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繼續向貧困宣戰,促進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討論稿)》。

  解讀

  1

  “農業短板”或影響全局

  會議提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目前仍是突出“短板”。

  “與飛速行進著的城鎮化、工業化和資訊化相比,我國農業現代化水準相對滯後,嚴重影響四化的同步發展。‘短板’的表述凸顯出中央對農業現代化的高度重視。”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説。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認為,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四化建設中的“關鍵變數”,直接關係到工業化、城鎮化的順利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順利,勞動力就能轉移出來,才能更好促進城鎮化發展。如果農業現代化發展不好,勞動力、土地資源等潛力沒有充分釋放,那麼工業化、城鎮化也是危險的。

  2

  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

  會議提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多種多樣,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

  “土地流轉已成為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方式。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多種多樣,並非只有土地流轉一條路,從各地實踐看,還包括土地入股、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朱立志説。

  李國祥認為,會議提出允許“探索、探索、再探索”,這是對農民首創精神的尊重和鼓勵。“30多年前大包乾,當時中央的意見是‘可以、可以還可以’,中央對群眾首創精神的尊重一脈相承。”

  3

  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

  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物的新農村’是指道路、飲水、電力設施和住房條件等人居環境的改善。推進‘人的新農村’是指建立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關愛農村‘三留守’群體、留住鄉土文化和建設農村的生態文明。會議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凸顯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更高要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今後一要建立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的關愛服務體系;二要做好農村傳統文化、鄉土文化的保護,不讓農村變成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和記憶中的故園;三要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

  據新華社

  名詞解釋·“新四化”

  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