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權”抵押貸款為農業“開源”

  • 發佈時間:2014-12-25 05:59: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今年的收穫季裏,種了8畝半夏的郭雙貴沒有像往年一樣發愁。而以前,這個甘肅隴南西和縣何壩鎮的農民每到開挖這種中藥材的時候,都會為開不出雇工的工錢一籌莫展。

  “現在可以用土地承包權證書抵押貸款了。”郭雙貴説。今年7月,他成為西和縣第一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受益者,並用2.8畝土地確權證書抵押順利貸到了4萬元錢。

  今年以來,甘肅省隴南市以放活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房屋産權為支點,以助推農業産業化發展和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積極探索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推進農村資源資産化、資産資本化,探索建立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貸款如何辦理——

  確權登記夯實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準,隴南市選擇在徽縣江洛鎮、成縣小川鎮、武都角弓鎮、西和何壩鎮設立農村物權抵押貸款交易中心,將“三權”抵押所涉及的金融機構、確權頒證機構、評估機構、抵押登記機構、資産管理公司等集中到便民大廳,根據相應職能開設辦公窗口,為農戶貸款提供一站式服務。

  據《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對於一般農戶來説,貸款首先須經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依法簽訂的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書,然後到鎮上的農村物權抵押貸款交易中心辦理相關手續。而一些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流轉農戶土地的,則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為抵押物。

  對於沒有設立物權抵押貸款交易中心的試點鄉鎮,金融機構需要在各縣區農經部門的協助下,通過協商評估、自行評估、評估公司評估等方式確定抵押物價值。隨後,貸款人可以到便民服務大廳設立的銀行窗口提交貸款申請。

  “總體上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基礎。”據隴南市農牧局副局長李永宏介紹,今年隴南市9個縣區共有15個鄉鎮的152個村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涉及3.35萬農戶和二輪承包面積29.75萬畝。“我們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奠定堅實基礎。”

  政策如何配套——

  創新突破細化流程

  “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居民房屋産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面臨如確權、評估、抵押登記、收儲、産權流轉等配套機制不健全、法律依據欠缺等障礙。”隴南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融辦副主任李勤説。

  為此,隴南市專門出臺了“三權”抵押貸款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抵押貸款的範圍、對象以及具體操作流程進行了明確。

  據了解,由於林權抵押貸款工作開展較早,目前隴南市林權抵押貸款各項配套政策基本完善,大部分縣區都出臺了林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全市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4億元,林權抵押面積達148.87萬畝。

  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方面,隴南市明確規定,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與其相對應的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都可以作為貸款抵押物;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經過農經部門鑒證或公證部門公證,可以作為貸款抵押物等相關條款,使抵押貸款更具靈活性。

  與之相配套,隴南市已有建行、農行、西和合作銀行、徽縣信用聯社、禮縣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貸款,累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1348萬元。

  農村居民房屋産權是農民最有價值的資産之一。在試點過程中,隴南部分縣區信用社採用代為保管農戶宅基地使用權證的方式,向農戶提供單筆不超過5萬元的貸款,並結合農戶信用評級授信額度,將農戶單筆貸款提高到10萬元。截至10月末,該市徽縣信用社、武都農村合作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共發放此類貸款3950筆、金額3.8億多元。

  風險如何管控——

  政銀保合力風險共擔

  隨著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隴南市將“三權”抵押貸款和“雙聯貸”、“婦小貸”等惠農信貸政策相結合,農戶利用“三權”對惠農貸款進行反擔保,以此降低銀行貸款潛在的風險。

  據了解,當地的武都農村合作銀行研發了“協會+農戶+銀行”的“椒紅寶”信貸産品和“擔保委員會+農戶+銀行”的貸款模式。在此模式下,合作社(協會、擔保委員會)為農戶提供擔保,農戶用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對合作社(協會、擔保委員會)進行反擔保,有效緩釋了銀行貸款風險,貸款門檻進一步降低。今年以來,隴南市武都區、西和縣等縣區利用此模式,為花椒、中藥材等特色産業的種植、加工發放貸款突破了2億元,有效支援了農業特色産業的發展壯大。

  在産權交易市場尚未發育成熟的情況下,隴南市組建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農村資産管理公司,負責處置金融機構因開展“三權”抵押貸款産生的不良資産。

  此外,隴南市引導涉農保險公司創新涉農保險産品,擴大種植業、養殖業、林業保險業務範圍。推進涉農信貸和保險合作,將涉農保險投保情況作為銀行授信要素,鼓勵借款人對貸款抵押物進行投保,增強農業風險保障能力。各縣區還設立了“三權”抵押融資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由各縣區財政進行專戶管理,對承貸機構的貸款損失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