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打好新形勢下糧食安全這一仗

  • 發佈時間:2014-12-24 20:59: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新華社特約評論員)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也進入亟須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新階段。雖然我國糧食實現了“十一連增”,但必須看到,糧食安全的基礎並不穩固:一方面,國內農業生産成本持續上漲,農産品價格卻弱勢運作,導致農業比較效益持續走低,而國際市場大宗農産品價格下降,導致進口持續增加,成本“地板”與價格“天花板”嚴重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受損嚴重,耕地、水資源使用日益緊張,糧食生産遭遇生態資源兩道“緊箍咒”,糧食可持續增産的壓力前所未有,保障糧食安全的難度越來越大。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先。解決好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是國際國內複雜局勢下掌控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家安全大局的基礎。在當前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糧食安全更加關乎經濟的健康發展,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關乎民生的改善提高,我們更要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打好國家糧食安全這一仗。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根本。要以改革為動力,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根本轉變。要促進糧食生産由注重數量增長向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和品質安全並重轉變;促進農業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促進農業生産條件由主要“靠天吃飯”向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準轉變;促進農業生産者由傳統農民向高素質職業農民轉變,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戰略上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把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工作重點抓緊、抓實、抓好,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始終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必須嚴守耕地紅線。農民可以“非農化”,耕地絕不能“非農化”;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確保産能的基本保障,必須依法依規,使農民“有地可種”,促進“好地種糧”;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是確保産能的關鍵途徑,必須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力度,全面提升耕地品質和土地産出水準。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必須堅持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産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加快篩選應用一批適宜本地特點、高産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給農業和糧食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進程,大力推進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進一步發揮農機在科技興糧中的載體作用。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要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要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在保護農民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完善補貼方式,提高補貼的精準性和指向性,建立“誰種補誰”“多種多補”的農業補貼與糧食生産掛鉤機制。加快完善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繼續加大對産糧大縣的獎勵力度,調動主産區生産積極性。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還必須加快農業經營體系創新。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是解決“誰來種糧”、發展現代農業的應對之策。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扶持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探索建立以家庭承包為基礎,以農戶為核心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業經營的專業化、規模化與組織化,增強糧食生産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打好糧食安全這一仗,還要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加快農業走出去,是保障糧食安全,確保重要糧食品種有效供給的必然選擇。要通過適度進口,做好品種餘缺調劑,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減輕國內資源環境壓力。要探索實施全球農業戰略,建立安全、穩定、持續的全球農産品供應網路。要把握好進口的規模和節奏,防止個別品種集中大量進口衝擊國內生産,給農民增收帶來不利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