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六國專家聚昆商討糧食供應安全議題

  • 發佈時間:2014-08-20 11: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余雪彬 周益楨  責任編輯:王斌

  20日,"中國農業合作發展論壇"在昆明飯店舉行,來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伊朗、斯里蘭卡和中國等6個國家的近200名農業研究專家出席了研討會。

  農業作為第一産業,是中國發展的基礎産業,自古以來,中國的農業發展便居於世界前列,中國的水稻、高粱等作物的種植史可以追溯到戰國以前,同時,玉米等糧食作物在明朝時便傳入中國。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地質災害頻發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農業專家在糧食供應安全方面加強研究投入和國際合作。

  研討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貢錫鋒為與會專家簡要介紹了中國農科院的發展情況,同時重點講解中國農科院在農業發展領域進行的研究和實踐,糧食供應安全保障、糧食安全和糧食産品可持續供應發展都是中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關注的重要課題。貢錫鋒表示:"我們始終致力於發展新的糧食作物品種,以此應對氣候變化可能對農業發展造成的影響,同時,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中國農業專家尤其關注如何防治病蟲害。"

  孟加拉國農業研究委員會執行長SM Bokhtiar認為,中國和孟加拉國都面臨著同樣的農業發展難題:人多地少,但是中國在保障糧食供應安全方面建樹頗多,通過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中國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近年來,中國的農業專家發展新的作物品種以應對各種變化,這一點是值得孟加拉國借鑒的。

  來自尼泊爾的農業專家Mina Nath Paudel對大量農村勞動力的流失表示擔憂,他認為中尼兩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多農村青壯年離開土地,這對糧食供應安全是極大的威脅,研討會上,他和中國專家就如何平衡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和農業耕作關係展開討論。

  "中國農業合作發展論壇"是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旨在加強中外農業合作交流的力度,同時,在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區位優勢條件下,雲南也將積極推動自身農業"走出去"的步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