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等出事了才想“我是農民的兒子”

  • 發佈時間:2014-12-22 04:35:50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毛建國

  近年來,至少有53名落馬官員進行過公開懺悔。懺悔形式一般有當庭發表自白、悔過書。其中14人在講述時,以“我是農民的兒子”開頭,總結自己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孩子到當官後腐化的墮落過程,包括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四川省宜賓市原副市長陳光禮等(12月19日《新聞晨報》)。

  讀出事官員的懺悔書,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人説,這些懺悔再動人,也是騙人的假話,特別是“我是農民的兒子”,更是透著濃濃的假。不排除有些出事官員的懺悔確實如此,但認為所有官員的懺悔是假話,特別是把“我是農民的兒子”全部歸結為騙同情,卻未免偏激。

  如果世上真有後悔藥可吃,相信很多出事官員,會有另外的人生。客觀地看,這些出事官員,儘管“頭上缺少黨紀國法這根高壓線,忘記了為人為官的底線”,其為人處事也不是一無是處。很多出事官員曾經有理想有追求,有才華有努力,確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出了一番成績,不少甚至堪稱“能人”。否認他們墮落的一面是不負責任,否定他們努力的一面也有失公允。正如此,人們才感到可惜,感慨私念像精神鴉片使人麻痹大意,私欲像脫韁野馬使人奔向深淵。

  俗話説,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在自己生命或者事業、仕途走向終點時,特別容易追憶過去,反思一生得失。有些官員確實是農民的兒子,一步一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了高位,可最終在權力的巔峰跌了下來。有這樣的經歷,感慨“我是農民的兒子”,符合正常的情感邏輯。更何況,有些出事官員其人已廢,其心未廢、其情未廢,還想做“最後一點貢獻”,承擔“最後一點責任”,這樣帶著感情反思自己的過去,以圖給後來人以啟示,當屬情理之中,應不足為怪。

  需要注意的是,強調“我是農民的兒子”,與“腐敗出身論”並無關係。現實中有一種説法:從一個人的起點可以看到終點,一個從小窮怕的人,更容易對錢用心在意。無論是從事實判斷還是邏輯判斷,“腐敗出身論”都站不住腳。腐敗與官大官小沒關係,與什麼出身也沒有必然聯繫。有一些“農民的兒子”倒下了,但有更多“農民的兒子”在幹好事、沒出事。從本意上講,這些出事官員不是説出身寒門更易出問題,更可能是在提醒後來人,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要審慎使用權力,認識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私用。”

  真正的問題在於,不是這些出事官員不該念叨“我是農民的兒子”,而是他們在想到這一點時,已經太遲了。他們在有權的時候,忘記了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忘記了曾經的理想、曾經的追求、曾經的付出。如果他們早一天想到這句話,時時銘記這句話,把權力拿來為民辦事而不是為己謀私,何至於有出事這一天?何需在法庭上流淚懺悔?這才是最刻骨銘心的教訓,最需聞者足戒的警示。

  權力是把雙刃劍,有權可以辦事,有權也可能出事。因此,官員別到出事了才想起“我是農民的兒子”,而應將其當作“緊箍咒”,時時自問“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嘆只嘆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胡長清們雖然醒了,只是想明白時已然遲了,空悲切而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