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啟動

  • 發佈時間:2014-12-21 21: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長三角區域競爭力

  近日,“推進長三角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會議暨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召開。會上,三省一市商務部門簽署了“推進長三角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建立緊密合作工作機制,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溢出效應,圍繞以下六個方面,加強區域合作,著力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大市場。

  規則體系共建

  結合上海、南京率先開展的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和發展綜合試點,打破條塊分割的政策和體制障礙,加快探索建立統一的區域市場規則體系。共同研究制定適應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要求的準入制度,健全市場化退出機制。在三省一市率先推進實施市場流通領域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加強標準與産業政策、市場準入、監督管理等的有效銜接。繼續清理市場經濟活動中含有地區封鎖內容、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及各類優惠政策,促進規則透明、競爭有序。

  創新模式共推

  加快市場流通技術和模式創新,提高區域市場流通現代化水準。推動電子商務規模化、規範化發展,加速深化長三角區域各領域電子商務創新應用,促進商業轉型升級。借助現代資訊技術,全面整合産業鏈,融合價值鏈,大力發展平臺經濟,推動傳統的實體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為金融、物流和資訊相配套,商品、要素和服務更加融合的“升級版”市場。積極發展城市共同配送,推廣“網訂店取(送)”等服務模式,開展以托盤和包裝標準化及其迴圈共用為重點的物流標準化試點,提高物流標準化服務水準。

  市場監管共治

  推動三省一市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形成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區域市場綜合監管體系。運用大數據理念和技術,啟動建設協同監管資訊共用平臺,促進政府行業管理和監管執法資訊的歸集、交換和共用,推動全程動態監管。加強網際網路領域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推廣“科技+制度+保護+誠信”治理模式,建立權利人溝通機制和推行網上交易可疑報告制度。升級完善集資訊發佈、涉嫌案件移送、案件諮詢、案件統計等功能為一體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資訊共用平臺,優化案件移送、受理、反饋、監督、公開等工作機制。

  流通設施互聯

  健全長三角區域基礎設施網路,完善長三角綜合運輸通道和區際交通骨幹網路,形成互聯式、一體化的交通網路體系。依託長三角區域發達的鐵路、航空、公路運輸網路、豐富的水路運輸資源,大力發展水水聯運、水陸聯運、公鐵聯運、空陸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統籌規劃,建設和改造一批商業設施、農産品流通設施、物流設施、社區基本生活服務網點等流通基礎設施,保障和服務民生。完善區域內資訊基礎設施佈局,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強化同城效應和融合發展。

  市場資訊互通

  推進三省一市地方電子口岸平臺逐步實現互聯互通和資訊共用,形成聯網申報、核查和作業的通關協作機制,建立長三角區域便捷通關企業統一認定標準和管理互認機制。依託長三角城市市場資訊協作網,加強區域商務資訊溝通與合作,提高市場運作分析監測水準,引導長三角區域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依託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安徽財經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加強現代市場體系發展的科研合作交流。

  信用體系互認

  推動長三角區域流通企業信用資訊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三省一市流通企業的行政許可、資質認定、行政處罰、法院判決裁定等信用資訊共用,逐步開展企業信用分類管理。加快建立長三角區域品質檢測、認證等互認信用體系。引導商圈或平臺型企業,建立對入駐商戶和上下游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發佈失信企業“黑名單”和誠信企業“紅名單”。依託行業協會,建立行業誠信公約、企業誠信守法等級評估互認制等,引導企業增強信用意識,形成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行業氛圍。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前三季度,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實現生産總值10.5萬億元,佔全國的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萬億元,佔全國的21.6%;外貿進出口總額1.1萬億美元,佔全國的1/3,具備較好的市場基礎。建立推進長三角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必將進一步激發區域市場活力和經濟增長動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