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申長雨:智慧財産權驅動創新發展 支援經濟發展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21 15:4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陸怡)在今天舉辦的中國經濟年會上,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稱中央高度重視智慧財産權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智慧財産權關係到創新驅動發展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二是智慧財産權是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申長雨表示創新驅動發展兩個重要問題,首先一個是創新的源動力的問題,第二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産率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橋梁的問題。

  國家現在科技創新主要是兩個輪子在驅動。一個驅動輪是政府驅動,載人航太,嫦娥登月,蛟龍深潛以及重大的基礎研究等等靠國家來支援的驅動。另一個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市場驅動創新。

  這兩個都和智慧財産權是密切相關的。智慧財産權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創新的源動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支撐,一個保障。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率轉化的橋梁問題,智慧財産權一頭連著創新,另外一頭連著市場,是創新和市場之間聯繫的橋梁和紐帶。它是實現從科技強到産業強再到經濟強的中間非常重要的環節。

  智慧財産權制度本身蘊含著三個重要機制,首先一個機制是智慧財産權制度是新型産權安排機制,通過賦予創新成果的財産權從而進一步形成了創新主體對創新成果的使用權和支配權,以及通過成果的轉移轉化獲得收益這種權利。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通過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進而激發人們創新的熱情。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實際上是人們針對智慧財産權無形性的特點所設計,所制定的一個許可轉讓規則。在這樣的規則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成果順利實現産業化,實現轉移轉化,産生效益,推動發展。智慧財産權是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從某種程度來講是最後一公里問題,是橋梁和紐帶。

  第二,智慧財産權是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因素,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智慧財産權要進一步實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當好攀枝花,同時做好頂梁柱,另外能夠直接貢獻GDP。做好頂梁柱,通過對三個專利的重要佈局,促進經濟的發展。首先做好專利的區域佈局,結合不同區域資源的優勢,優勢産業、特色産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利佈局,促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以及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等這些區域性戰略的實現,包括一些主體功能區的建立等等,促進它的實踐。做好專利的産業佈局,推動傳統産業專業性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多數都是知識密集型産業,是十分重要的。做好海外佈局,通過海外佈局為國家企業能夠走出國門保駕護航。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形成一個區域智慧財産權一體化的國際規則。在“一帶一路”這個區域裏實行強保護、弱保護,或者是普惠的公平合理平衡的保護體系,建立一個什麼樣的規則,實際上是對“一帶一路”這個戰略目標的實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當好頂梁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