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園會遺産:繼續造福青島市民

  • 發佈時間:2014-12-19 01:01: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屆世園會就像一顆閃亮的星,把我們聚在一起。它以實例告訴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城市和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適合居住;如何養活我們的家庭;如何補償和恢復自然環境並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維克·克朗在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閉幕式上表示。

  為期184天的青島世園會,吸引了400萬名參觀者,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領導表示,園區總體非常好,超乎想像,稱讚青島世園會是市民的節日,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給青島人民爭光了,給山東爭光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莫言讚道,“匯集天下奇花異木,展示東方園藝大觀。”書法家歐陽中石參觀完園區後,主動提筆寫下“繁榮”二字贈予青島世園會。

  為夢想再出發

  舉辦此類規模的展會並非易事。它既需要有夢想者,更需要人們全情投入、事無巨細、付出非凡的努力。——維克·克朗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在謀劃“後奧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就提出,要積極申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使其成為接續奧運影響力、持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2009年9月15日,在西班牙薩拉哥薩舉行的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第61屆會員大會上,青島獲得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權,級別為A2+B1級,由國家林業局、山東省政府、中國貿促會和中國花卉協會主辦,青島市政府承辦。

  同年11月14日,時任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杜克·法博實地考察了青島市李滄區百果山森林公園並簽署確認書,拉開了籌辦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帷幕。

  2010年8月起,世園會及周邊拆遷工作全面啟動,自此園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一個基礎設施配套幾乎為零的區域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悉,從園區建築到片區工程,從園內基礎設施到周邊配套項目,倒排工期、壓茬推進。按照2013年10月在開園前半年完成園區建設的總體計劃,深入開展“奮戰300天,激情建世園”等主題活動,土地徵遷、工程建設、園藝綠化等各項工作全力衝刺。

  歷經四個年頭的籌辦建設,2013年底,青島世園會園區主要建設全面完成,景觀形象已經確立,實現了總體計劃確定的預期目標。

  2014年1月,世園會籌辦工作正式由建設期轉入運營期,通過聯動調試、培訓演練、模擬體驗、壓力測試、集中整改五個階段,邊試行、邊演練,邊排查、邊整改,確保開園前所有籌備工作全面就緒。

  2014年4月1日,園區啟動試運作測試。在為期一個月的試運作期間,有關部門精心安排、有序組織了數十萬青島市民免費入園遊覽,日最高入園人數達到13萬人。不僅充分體現了惠民辦會的原則,同時也通過測試發現問題、整改完善,提高了服務水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4月25日,世園會如期開園。青島正式進入世園會時刻。

  青島特色突出

  本屆世園會突出了青島特色,也體現了中國努力通過教育,將園藝與景觀完美融合的方式來保護自然。青島人民不但代表自己,還代表中國和世界講述了花卉植物的美對人類精神能産生的深刻影響,而這一點歷來都被人們所忽視。——維克·克朗

  青島世園會選址在百果山森林公園,園區總面積241公頃,其中主題區164公頃、體驗區77公頃,並在周邊建設55公頃的世園村。園區規劃設計充分結合水庫、河流、山地、林地等自然空間要素,以“七仙女下凡”和“天女散花”的美麗傳説為創意,規劃了“兩軸十二園”。記者獲悉,這是率先在中國沿海城市舉辦的具有山地特色的世界性園藝展會。

  青島世園會注意最大限度地保護併合理利用現狀自然資源,對園區及周邊區域30多處裸露山體進行生態修復和治理,充分體現青島世園會的山地園特色和生態文明理念。在對區域內動植物資源進行普查的基礎上,保護提升原有生態,新配置各類植物1500余種,新栽植喬灌木10.9萬株,建設綠地系統172.3公頃,綠地覆蓋率從52%提高到71%,豐富和完善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生態系統。

  據介紹,園區植物館展示了800余種地域特色植物,並在世園會歷史上首次設立了海洋植物展區。主題館的自然生活館和部分展園的展陳都體現出海洋與園藝的有機融合。蔬藝館設立的太空植物展區,展示了30多種有明顯外觀變化的新品係“太空作物”。此外,特地聘請著名景觀設計師尼克·諾森統籌指導花卉配置,由近百種花草組成的鮮花大道長達2000多米,亦成為青島世園會的一大亮點。

  為體現開放相容,展示多元文化風情,青島世園會特別規劃建設了彰顯“五洲聚會”的國際園、突出“中華團圓”的中華園、體現專業和特色的綠業園三個片區。國際園,以“自然和平、多彩世界”為主題,共有35個展園,涉及5大洲37個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向遊客呈獻繽紛多姿的異域園藝文化;中華園,以“中華聚會、園藝舞臺”為主題,由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組成;省內17個城市共同組成的“齊魯園”展現山東地域特色;綠業園,以“綠色産業的未來”為主題,吸引了萬科、海潤、青啤等眾多知名企業,15個展園系統展示企業以低碳為核心的綠色産業景觀,展現別具一格的園林園藝景觀。

  青島世園會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據統計,青島世園會吸引了中國郵政、遠大集團、山東航空、太平保險、澳柯瑪、青島銀行等20多家企業參與贊助合作,贊助現金和實物總金額約3.8億元,實現了贊助企業與青島世園會的合作共贏;園區內的索道、嘉年華、百鳥園等項目都是由企業自主投資運營;富有青島特色、世園內涵的特許商品體系成為青島旅遊市場新的元素。

  遺産影響未來

  你們所創造的記憶將永生難忘,而你們留下的遺産將影響未來。我們期待在這塊土地上翻開新的篇章。願你們在青島世園會上所學的、所經歷的一切在未來都能有助於你們的城市、你們的國家和你們的生活。——維克·克朗

  據有關部門介紹,從籌辦伊始,青島世園會就依據“開放、創新、節儉、廉潔、全民辦世園”的原則,圍繞園區利用和區域開發兩個層面做好後續利用規劃,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充分尊重社會民意,更好地實現惠民利民的長遠目標。

  在園區後續利用方面,以“主題延續、總體保留、功能置換、彈性可持續、經濟性”為主要原則,統籌考慮園區建築、場地、文化的後續利用,對園區建築功能進行轉換,利用場地設計一些旅遊活動,以保持世園會園區的持久活力。規劃還考慮到可持續和彈性發展,預留後續發展空間,從長期發展的角度加強世園會後續利用的綜合效益,提高後續利用的可實施性。

  在區域開發方面,為進一步擴大世園效應,青島提出了“投入在園內、效益在園外”和“立足眼前建世園、著眼長遠建新區”的戰略思路,做出了規劃建設世園生態新區的重大戰略部署,作為全市優化區域佈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啟動區和帶動區,推動“一園一區”相互呼應、協調推進,秉承安居、興業、休閒三位一體的理念,打造成為生態青島的安居福地、創意高地和休閒勝地。世園生態新區將延續世園會“讓生活走進自然”的主題,著眼于對城市發展的拉動作用,按照“園、林、城、區”的戰略時序展開。

  對當下的青島而言,一個“後世園會”時代已然來臨。正如當初所預料,世園會留給青島的,不僅是繽紛多彩、花好月圓的美好回憶,更重要的是,一座充滿活力、引領潮流的現代化新城迅速崛起。“南有奧帆中心、北有世園景區”的高端旅遊休閒區,“南有八大關、北有世園城”的高品質生態城區,將是世園會留給這座城市最豐厚的遺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