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新思考

  • 發佈時間:2014-12-18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分散、封閉、交叉、重復、孤島現象……雖然近20年中國的科技和創新取得很大進展,不斷有重大成果問世,但科技管理領域長期存在的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到底是什麼原因?西安交通大學孫海鷹教授在第三屆中國科技政策論壇上對目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孫海鷹認為,喊了多年的“科技與經濟分離、産學研分離、資源分散、科技力量分散、科技體制分割”問題仍然沒有真正解決;從基礎研究到産業化的計劃體制、政府控制根深蒂固;科技部門的從課題申報、評審、撥款、驗收、鑒定到評獎的弊病大家都看到了,但至今只是修修補補;由市場來發現和選拔産業項目和企業的機制難以形成。

  封閉、分散、孤島現象既是指高校、研究院所、企業之間,研發與産業之間,又指政府部門的科技管理。分散封閉、交叉重復導致知識創新的能力不強,而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新發明的源泉,缺乏核心關鍵技術,導致高新技術産業化、戰略新興産業趨同化、低端化。現在的根本問題不是好成果難轉化,而是原創好的技術成果少,高端發明創造少。“建立科技研發平臺是科技工作者多年來的工作重點,但真正的合作平臺目前基本沒有建立起來。”

  我國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是在新領域,而並非高技術;由於忽視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高新技術産業也缺乏新興市場而難以長大。而實際上,高新技術産業既包括高新技術的産業化,又包括傳統産業的高技術化。按照M·波特的原意,“無論是在製造業、農業或半導體産業,企業都可以靠更精緻的方法,使用先進技術,提供獨特的産品與服務而提升生産力。所有産業都能運用高科技;所有産業都可以是知識密集型産業”。因此,高科技的目標是改善所有産業的生産力。科技就是要提高生産力,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準。科技應用於産品、産業,唯一追求的是如何滿足消費者和市場需求,滿足國家的需要。

  孫海鷹認為,當前我國科技管理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單純以技術來決定産業項目的科技評審。一方面是我們的産業化項目評審重技術、輕市場,難以發現和選拔出好項目;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管理中又過多強調産業化項目,忽視知識創新,忽視前沿科學和核心關鍵技術。以政府有關部門的産業化項目評審為例,專家僅就技術的“高新”來判斷,無法判斷其成熟度,更無法判斷産品産業形成的非技術的,如市場、商業模式、團隊、供應鏈等因素。這使得許多“高新技術”由於缺乏其他支撐而難以成功,也使有前景的項目難以得到支援。

  科技管理的另一個問題是急功近利。許多地方過於強調産業化,甚至基礎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也把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對産業的影響作為最重要的指標。有些大城市的基礎研究、自然科學研究過分強調地方應用,竟然沒有一個鼓勵科學探索的指標,上千萬元資助的重點基礎研究竟沒有一個前沿科學研究內容。一個縣區,科技經費500萬,而支援補助專利申報的經費卻高達3000—5000萬元,就是為了完成省市下達的專利申請量指標。

  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重點是處理好市場和政府在創新驅動中的關係。發揮政府的引導、支援、倒逼、組織、監管作用;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即發揮市場的定價機制、交易機制、發現和選拔機制、投資機制、債權機制、信託機制、規範機制、風險共擔機制、社會監督機制、退出機制、企業家培育機制。政府一方面要搭建一個更加開放、促進合作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也要組織企業競爭前的研發大平臺等。科技成果、創新成果的産業化是否能成功,不取決於政府官員的願望,靠的是市場的檢驗和決定。

  在他看來,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要點是從政府管理為主向政府與市場結合、以市場機制為主轉變;從支援各主體向建設國家、區域創新體系、形成創新生態系統轉變;科技部門從項目管理為主向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和環境建設轉變;從各部門各自為政向分工合作、閉環管理轉變。

  為此,孫海鷹建議科技部門的主要職能是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體設計、戰略研究、政策提出,統籌科學研究、技術攻關、技術轉移、平臺建設、産業項目驗收的全過程,産業化的任務由有關部委承擔。科技部門把科學理論和方法、前沿科學與技術、高新技術成果、核心關鍵技術和技術轉移、應用示範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斷推出科學研究和新技術重大成果是科技部門的第一要務。修改目前的項目計劃管理辦法、項目評審辦法、獎勵辦法。恢復攻關計劃,以技術高水準為重點,不斷推出一批批高品質的技術項目。建立首席科學家制度。基礎理論研究可以定3—5年的撥款支援,由首席科學家“自選課題、自組隊伍、自由探索”。科技部應該以戰略、攻關、轉移、平臺、驗收、法規作為六大主要任務。戰略就是統籌科技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設計;攻關主要是新知識、高技術的産出;轉移是建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和發展研發服務業、科技服務業、製造服務業;平臺是組織企業競爭前研發大平臺、攻克戰略共性技術;驗收是組織産業化項目的檢查和驗收;法規是科技和創新的法律法規、政策的提出。

  “當年美國在軟體技術、半導體技術落後的情況下,花了10億美元,14家企業每個拿5000萬,集中力量研究半導體,分享成果,減少重復研究,最終重新獲得技術優勢。當前,中國正在聚集巨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如果能夠打通內外通道,圍繞國家、地方、企業的需要集中人力、財力、設備攻關,建設具有活力的真正平臺,就會不斷有新知識新技術輸送給企業、輸送給社會,創新中國指日可待!”孫海鷹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