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化解産能過剩需創新産業管理機制

  • 發佈時間:2014-08-29 02:31: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玉潔

  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一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痼疾,儘管多部委每年都會祭出重拳淘汰落後産能,但翻閱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會發現,諸如“行業産能過剩導致公司主營産品價格下降,利潤下降”一類的文字仍然頻頻出現,其中水泥和平板玻璃是産能過剩的“重災區”。有識之士指出,要解決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必須創新現有産業管理機制。

  解決産能過剩的關鍵一步就是遏制新增産能。今年8月,針對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産能過剩的情況,工信部和發改委先後發文擊出政策重拳。工信部8月8日發出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要堅決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産能。與以往不同,此次通知被稱為“緊急通知”。“緊急”兩字直接反映出了抑制相關行業新增産能的緊迫性和嚴重性。

  2014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經過2013年的嚴控新增産能,水泥、平板玻璃産量同比分別增長3.6%、4.7%,同比增幅明顯下降;兩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52%、24%,銷售利潤率同比分別提高2.2、0.8個百分點,行業經濟運作總體向好。但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國又新增水泥生産線22條,又新增平板玻璃生産線11條。

  為何新增産能屢禁不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儘管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産能過剩,但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場和效益,“一俊遮百醜”之下,受市場空間和規模效應的誘惑,相關企業和當地主管部門仍有項目擴張的衝動;其二,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有所改變,水泥項目核準權下放至省級政府,平板玻璃項目核準權取消,在違規項目的認定、産能置換的標準等方面,地方或企業都有一定的操作空間,且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實際操作存在一定難度,留下了一定的監管空白。

  業內人士認為,要想將遏制新增産能乃至化解産能過剩落到實處,首先要理清中央和地方層面的利益關係,建立一定的利益補償機制;其次,應對企業項目區別對待,對那些節能、環保等技術指標先進的集團和項目,應單獨考慮,支援相關企業通過並購重組化解過剩産能;最後,應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實踐證明,管住項目審批並不能夠完全控制住新增産能。相關部門還應通過提高能耗、環保等技術指標,提升行業準入門檻。同時,相關執法部門也應當對存量項目嚴格執法,對不達標的項目嚴格管理。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業中技術和環保水準較高的企業,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上市公司以兼併重組化解産能過剩,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發展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