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會所不能成為反腐監管盲區

  • 發佈時間:2014-12-18 01:0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住建部等十部委11月初出臺了《關於嚴禁在歷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後,位於故宮附近的嵩祝寺及智珠寺作為北京市文保單位,仍然內設豪華餐飲、住宿服務,部分區域成為只對少部分人開放,可以燒香、“坐龍椅”的私人化高檔消費場所。

  網民表示,面對中央高懸的整治利劍,何以這家會所安之若素?除了經營者鑽政策空子外,監管缺失和執法乏力是癥結所在。只有把空子堵死、把制度的籬笆紮緊、把管權的人看好,才能讓這些隱藏的會所無所遁形。

  “官吃”難止

  “所謂‘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既然不能搞會所,那就建寺廟,還打著‘文保單位’的幌子。秘密會所經過改頭換面,外表是斷瓦殘垣,內裏卻富麗堂皇。由此看來,這些經營者鑽制度空子打‘擦邊球’的功力不容小覷。”網民“白雪”説。

  網民“徐劍鋒”説,從報道上看,無論是晚餐每人平均最低消費800元,還是客房最低每晚2000元,以及寺內經常有豪車出入,其消費的“重頭戲”顯然指向公務、商務活動。

  網民“錢兆成”説,八項規定之後大搖大擺的“官吃”已經得到遏制,但吃喝作為關係潤滑劑的社會功能還在,所以隱秘的會所就更有生存土壤。嵩祝寺及智珠寺裏開設的私人會所消費檔次很高。這種“官吃”有意與老百姓拉開差距,吃的是關係,吃的是權力,吃的是圈子。

  監管怪圈

  有網民指出,對“寺廟”藏會所現象,媒體不是沒有曝光,文保部門也不是沒有過問,但隱藏在寺廟內的會所卻是“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這是得有多大“膽識”?到底是不能管還是不願管?是否有人不僅不監管、反而在背後助膽?

  有報道稱,從去年1月起,就有媒體曝光嵩祝寺及智珠寺變身餐飲會所的消息,此後北京當地媒體又于去年7月18日報道過此事,但時隔兩年,藏身於600年古剎的會所依然在營業,成了一處“公開的秘密會所”。

  網民“笨鳥先飛”認為,嚴管之下,之所以仍有“勇夫”,一是經營者勇於逆流而上,將文保單位劃給私人,利用曾經的宗教場所、現在的宗教房産進行牟利,將奢華隱身,鑽政策的空子;二是監管部門不為所動,陷入了“貌似誰都在管,但卻誰都管不了”的監管怪圈,凸顯監管盲點。

  約束權力

  網民表示,在看到反腐敗成績的同時,要格外注意一些單位和場所採取更隱蔽、更巧妙的方式築起“擋風墻”,不僅要通過監督和調查推倒這些“擋風墻”,而且要格外注意這些“墻”之上是否還有保護傘。只有徹底打掉保護傘,肅清執法隊伍中的蛀蟲,監管才會更有力,執法才能更有底氣。

  網民“李雲嬌”認為,北京嵩祝寺及智珠寺,借用文物的“保護性使用”來增加會所經營的隱蔽性,不利於監察部門發現。面對新的監管形勢,相關經營者也會加大反偵查力度,僅僅依靠監察部門查處力度非常有限。只有暢通公眾參與渠道、調動起群眾監督的積極性,才能保證對高檔會所查處的徹底性與持久性。

  網民“劉璐璐”認為,要想讓匿身寺廟的會所現形,一方面要靠監管給力,各部門明確職責,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還要加強領導幹部的監督。會所吃喝是表像,吃喝中的權力運作才是實質。只要權力沒有被關進籠子,這些隱秘的會所就會屢治不絕,只要約束權力的制度不變,清新之風就很難深入而持久地刮下去。

  (記者 班娟娟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