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厲以寧劉世錦説“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7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臨近年末,“新常態”成為最火經濟學名詞,那麼經濟學界是如何理解“新常態”的?昨日諸多參加2015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的經濟學家都表示,“新常態”下應轉變思想觀念,以增長品質為導向。

  “”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不符合經濟規律,也只能是暫時的現象,它帶來的損失是驚人的,産能過剩、環境污染,同時錯過了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機會。

  厲以寧説,“新常態”就是要根據中國的需要改為中高速的增長,重在經濟增長的品質,重在結構的調整。整個社會對於經濟發展的理念需要改變,低碳化應列入宏觀經濟第五個宏觀調控目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也認為,“新常態”一個最重要的、最引人關注的特徵就是速度放緩了,以GDP增長速度論英雄的時代過去了,我們應該樹立“增長品質導向”。

  他建議用一組品質指標來倒推速度指標,即“六可”指標:就業可充分、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風險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資源環境可持續。這六個指標可以量化一系列其他指標,和它所對應的速度,無論數字大小都是好速度。

  劉世錦説,新的增長階段,品質導向,其實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提高生産率。下一步提升生産率在兩大領域尤為迫切。一是農業領域,要加快轉變農業生産方式,提高生産效率;二是基礎産業領域,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壟斷性行業問題最突出的行業,比如電信、石油、金融等行業,這些領域攻堅的改革要加快。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昨日也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表像上看是遭遇了最為艱難的考驗,但深層看正在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就是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結構在優化,發展品質在提升。按此趨勢發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最好的時間點會出現在2016年。

  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也指出,“新常態”下注重發展智力密集型服務業,在“新常態”引導下的新型服務業能夠推動生産力的進步,反之則會引起生産力的下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