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擁抱新工業革命!

  • 發佈時間:2014-12-16 16:50: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主持人:

  孫瀅 《中國機電工業》雜誌總編輯

  對話嘉賓:

  陳建國 上海追日電氣有限公司總裁

  石 毅 陜西華拓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楊世祥 北京億美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天兵 德勤中國諮詢合夥人

  陳 哲 上海漢得歐俊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瀅:首先,請幾位老總用一分鐘時間介紹一下您的企業,讓大家有個了解。

  石毅:我來自陜西華拓科技,我們主要從事高檔數控系統及五軸以上聯動數控加工設備的研製、生産和銷售,獨立自主研發的基於PC結構的開放式、全軟體化的多軸聯動數控系統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鑒定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目前公司主推的具有極高性價比優勢、綠色節能的小、微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系列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

  陳建國:追日電氣成立於1997年,主要在功率逆變器和智慧電網這兩個領域國內領先。我們有兩個業務板塊和新工業革命相關,一是光伏新能源,2013年,追日電氣的兆瓦級光伏逆變器研發平臺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能源)項目”,並獲得中央預算內項目專項資金支援。二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動力電池總成系統,目前我們研發的ZECD系列充電樁已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等地方投運。

  楊世祥:我可能是今天參加會議年齡最大的一個。我們億美博搞的是結合電腦、電子控制、流體傳動和機械的、世界領先的數字液壓技術。大家知道液壓是工業基礎,液壓也是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鎖喉之痛”。中國從2009年開始投了300億元,計劃用20年趕上世界先進水準。雖然中國有錢,但是時間卻不等人。我用34年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次創業,又用16年的時間進行了第二次創業,現在我們正在第三次創業——到天津濱海未來科技城進行數字液壓産業化。我們的數字液壓不僅是中國領先,而且世界領先,已經在國防、冶金、能源、機械製造等很多領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為此中國工程院周濟院長親自到億美博考察調研。我的兒子是1989年唯一特招進清華自控專業,現在我們父子聯手,要為所有的輕重型裝備服務,讓中國的裝備早日實現數字化,進而實現智慧化。

  張天兵:我來自德勤,德勤在有全球330多億的專業服務收入,不管是傳統的審計稅務和財務規劃的領域,還是新興的管理諮詢和企業風險管理領域,我們都能提供多方位的專業服務。我是負責工業品製造行業的,我們會長期關注跟蹤技術帶來的變化,以及市場和商業模式的發展變化。

  陳哲:上海漢得成立於1996年,我們的理念是用好的資訊技術幫助中國企業提高效率,一直以來我們都是ORACLE/SAP在國內本土最大的合作夥伴,像徐工、濰柴、山推、陜重汽等都是我們長期的客戶。從去年開始,我們有了一些變化,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把ERP管理系統跟企業研發、生産過程及設備打通,主要是應用到西門子的PLM和MES系統;第二個是幫助傳統企業向網際網路轉型,比如搭建電商和供應商管理平臺等。尤其最近我們和山推合作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更是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降低融資成本的一個典型的創新,以前傳統的供應商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和保理業務需要核心企業擔保,而且審批期限長、成本高。今年我們與山推合作推出一個供應鏈管理平臺讓供應商通過這個平臺與山推進行業務往來,中間保留了山推的採購訂單,供應商的送貨單和應收發票資訊。這三樣相互驗證,形成真實的交易行為,然後通過引入銀行做資金提供方,幫助這些無抵押、無擔保的中小供應商進行應收賬款的質押融資。這種模式比傳統的線下融資模式效率高,資金成本也相對低很多。目前我們和銀行的風控系統正在策劃對接,希望以後的銀行審批全部線上上進行,爭取能夠當天申請、隔天放款。

  孫瀅: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擁抱新工業革命,那麼,在各位老總看來,新工業革命究竟是一個被熱炒的噱頭,還是一個即將到來的現實?您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已感受到“革命的暴風雨”即將來臨?請結合所處的行業和企業談一談。

  陳建國:關於新工業革命,我比較贊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裏夫金的説法,網際網路和可再生能源的結合將對人類的生活、生産、環境産生根本性的改變。一個再先進的技術,假如説不能改進人類生活,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革命。我們要對傳統能源利用方式進行管理,改變其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長距離運輸的現狀,讓分佈式能源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追日電氣進入這個領域已有4年時間,我們在分佈式能源的開發方面有很多業績,比如工業園區、學校、圖書館等,而且都達到了高度智慧化。

  楊世祥:既然新的工業革命,機械革命是少不了的。我認為中國首先要進行農業現代化,這樣才能騰出大量勞動力。第二是要發展網路教育,讓每個人能夠非常公平的提升自己。第三,發展網路、虛擬辦公。第四,製造的分佈化、網路化。第五,大量的製造、使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讓人生活更好,工業機器人生産産品。人的時間騰出來幹什麼?一個是搞開發,一個是搞鍛鍊,提高生活品質。我認為工業下一步的發展是綠色、環保、智慧化。

  石毅:新工業革命的主題是資訊化和傳統製造業的有機融合。我的博士導師退休前曾經是西安交大CIMS研究所的所長,大概十五年前我在攻讀博士期間他就告訴過我他有一個很大的擔心,他説以CIMS為代表的這些軟體、流程都可以逐步做得很好,但是怎麼和我們生産基層的加工設備合理、有效地連接在一起,怎麼跟生産流程連接到一起?比如,數控機床怎麼接收加工數據和資訊,怎樣進行智慧管理等。因為目前國內大量的數控機床實現遠端數據交互最多還是靠DNC技術,這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遠端資訊傳遞方式。實際上,數控系統的整體架構體系非常重要,不僅要完成控制機床高效、高精度加工的功能,更是要考慮到資訊化提升的需求和未來智慧製造對網際網路的需求。我們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由於採用通用電腦,主控單元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具有非常好的網路通訊能力和擴展能力,我們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未來的需求,因為這種開放式、PC結構、全軟體化的體系可以使我們的數控系統與IT資訊技術一直保持同步發展,也更加符合未來新工業革命對於“工作母機”——數控機床的基本要求。我們一直期待新工業革命,也希望我們的産品和技術能給新工業革命帶來更多的幫助。

  張天兵:我關注的東西是技術、産品、生産方式對企業、社會形態的影響。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過程是隨著能源的變化和大規模生産的出現,形成了整個生産佈局和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最早的能源是水,所以我們居住在河的兩岸。後來,規模經濟帶來單位成本的下降,鐵路的延伸帶來了市場的擴大,就導致了目前所看到大規模集中生産通過分銷銷售出去。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看到的最明顯的是分銷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是阿里巴巴的成功。我記得一年多前跟阿里巴巴的人開會的時候,他們提到其實人們沒有意識到電商平臺給企業帶來的巨大的影響。當需求資訊在電商平臺上出現並傳導到生産過程當中的時候,我們就不是按預測程式而是按實際需求進行生産了。所以説,許多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的企業應該重新設計生産製造體系,使之與實際的需求相適應。

  第二大影響是,原來要靠大規模生産來降低單位産品的成本,未來很可能不需要了,隨著智慧化、網路化以及3D列印等技術的發展,單個産品的生産成本會和規模生産中的單位産品成本越來越接近,那所有的生産格局就將發生改變。

  陳哲:最近有件比較熱的事情,就是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行,全世界網際網路的“大拿”全到了。儘管看上去跟裝備製造業有點遠,但這是一件劃時代的事情,而且我們也繞不開。我們講農業社會是圍繞著水資源的利用,工業社會是圍繞著電力的廣泛使用,那麼到了網際網路時代,資訊互聯互通無疑是最典型的特徵。在這個時代,不僅人與人可以在網際網路上交流、溝通,而且企業和企業,設備和設備的溝通也無處不在。在網際網路的“戰場”上,無論是零售業、快銷業還是我們傳統的製造業都在轉型。其實,很多傳統製造業都想要擁抱網際網路,也找我們幫它們做了很多的電商平臺,但是能做成功的有多少?問大家一個簡單的例子,每次線上線下利益衝突時,我們是確保主營渠道的業務不受影響,還是強調業務創新為先呢?我相信很多企業在面臨這個兩難選擇時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説雖然我們都關注到網際網路了,但是真正能夠利用好它、駕馭好它還需要漫長的探索,我們仍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孫瀅:新工業革命在某種意義上可不可以理解為對製造業本質的回歸?也就説,我們必須要清楚自己的産品最初産生的源頭是什麼,是為了解決哪個問題,或者滿足哪種需求?過去許多年我感覺許多企業有一些迷失了,特別是一些後起的企業,更多的可能是看到了某種産品在市場上銷售火爆就去做了,但是這個産品一開始為什麼誕生、怎麼發展過來的並不清楚。新工業革命是不是某種程度上又使得我們向製造業的本質回歸?

  陳建國:是不是要回歸,這是一個形而上的問題,其實我們看到,當網際網路和可再生能源結合的時候,將會對人類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新型城鎮化的進行,帶來了網際網路和分佈式能源的巨大需求。技術要為人類服務,才算進步。現在我們看到,不是説工業發達之後,人就一定能變得多幸福。所以,我強調一個觀點,工業革命一定要帶來能源利用率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才能稱得上進步。而我們企業就應該順應這個趨勢,推動網際網路和可再生能源的結合,徹底改變人類的能源利用習慣,從根本上改善我們的環境,使人們生活得更幸福。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發展才是可持續的。

  孫瀅:我理解陳總的意思是將來應該使得人更成為“人”,而人的工具屬性慢慢減弱,不再被拘泥和束縛,我們不一定非得在大城市,很多的工作可能在一個鄉鎮裏,也能生活得很好。

  陳建國:對,尤其是農村,實際上能源、資源的分佈是不公平的。新工業革命將會使農村最廣大的人口,生産、消費、交通方式發生變化,我們將來一定要去適應這種分佈式能源、綠色能源的發展趨勢。

  石毅:我們一直在説裝備,裝備是什麼?裝備就是工具,取代人工的工具。每一次工業革命,首當其衝的就是工具的變革,即裝備的變革。先進製造最近20年的發展,從CIMS(電腦整合製造)開始,CIMS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Computer Inter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另一個是Compute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第二個解釋已經開始體現智慧製造的概念;後面有敏捷製造(Agile Manufaturing),再有現在的“雲製造”概念。這些都是不斷體現智慧製造的理念。但這些代表新工業革命發展方向的先進製造模式,基礎都是高端裝備,這是新工業革命的真正核心。我覺得講到新工業革命,不能光説網際網路,對於我們這個行業,更關注的還需要是提升裝備,如果我們的裝備達不到與網際網路融合從而進一步實現智慧製造的要求,必然嚴重影響我國新工業革命的發展。我們看到所謂革命的核心目標都是一個,就是快速、高效、直接的把産品加工製造出來。“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爾文?托夫勒時隔20多年後的新作“財富的革命”中突出表現了他對未來産品特性的預測,即個性化産品。其實這體現了我們製造業的本性,隨著製造能力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産品的需求更加傾向於個性化,以後的産品不再會大批量、單一化生産,一定會是小批量、多品種,甚至單件生産的。這對製造能力的要求,以及資源以及能源的整合利用會發生很大的促進。直面新工業革命對於裝備製造業的需求和挑戰,以創新的方法做出符合智慧製造需求的高端設備,這是我們裝備製造行業從業者的使命,也是我們的發展目標。

  陳哲:我覺得向製造業的本質回歸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商業回歸到最初的源頭——品質。以前我們講資訊不對稱,導致好的産品賣不出去,所以要強調行銷、渠道。但發展到現在,有了網際網路平臺,大大縮短了資訊傳遞的成本,就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只要産品做得好,咱就不怕,肯定能找到市場。所以要把産品做好是商業的本質。第二層意思是從事製造業的人回歸到人類最舒服的源頭——更加自由了。我們不需要天天去上班,我們在家裏也可以辦公,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堵車的路上;我們也不需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智慧機器人和設備會在你的指令下輕鬆把事情搞定。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而身體也真的是得到了最大的解放,這才是人類的幸福所在。

  張天兵: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設我們把人從人本身隔離開,站在地球之外來看,我們會發現什麼現象呢?就是所有的人跟人之間的連接、人跟網際網路之間的連接越來越多,甚至機器與機器之間也都逐漸聯繫起來!一個嬰兒的大腦就是從紊亂、分裂到聯繫起來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地球社會的話,我覺得它本身是一種進化,一個類似大腦的東西。第二,假設説人不需要到集中的地方上班,每個人會按什麼樣的標準選自己居住的地方?社會的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想像這個遠景會很有意思。

  楊世祥:新工業革命我的個人看法就是要擁抱網際網路,要借助現代科技實現全生命和價值週期管控。儘管我是一個老人,但是為什麼我一直能在科研的第一線?就是因為我做的是新技術,一直在科技的最前沿。傳統産業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早晚是要被淘汰的。中國的産品不能變成“地攤貨”,要想要升級,必須要進行網際網路化和智慧化。中國人應該從大規模生産時代迅速升級到新經濟時代,讓中國裝備製造從“大”快速到“強大”。

  ǜ據“2014裝備中國創新企業年會”圓桌論壇錄音編輯整理。有刪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