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賴小民:創新不良資産經營管理模式

  • 發佈時間:2014-12-16 16:49: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近兩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化,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不良資産處置問題再度受到國內外的密切關注。為此,本刊約請多位金融從業者和專家,分別從商業銀行、資産管理公司等視角,共同就以創新推動銀行不良資産處置展開探討。

  在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産增加,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歷史背景下,為促進國有企業改革脫困,1999年,國家成立了四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專門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産。15年來,四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對處置不良資産模式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處置經驗。

  近年來,四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在陸續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産處置使命後,進一步加快了市場化改革轉型的力度。作為中國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依託不良資産經營管理主業優勢,多元化佈局平臺子公司,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完成了從“不良資産處置機構”到“金融控股集團”的巨變。當前,面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華融積極從不良資産經營管理領域尋找新動力,努力實現打造一流資産管理公司的“華融夢”。

  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尋找不良資産業務發展新機遇

  從國內經濟趨勢看,中國進入了“合理區間穩增長+結構調整”的“新常態”,呈現出“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特徵。新常態不僅“新”在經濟增速的主動下調,更核心的是“新”在“擺脫過去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方式,為可持續發展和內涵式增長留下空間”。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系統性+區域性”的風險壓力,存在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房地産市場調整預期加大,企業債務杠桿較高等風險。

  經濟決定金融,中國經濟新常態必然催生中國金融業的新常態。當前,中國金融業的新常態呈現“一增、一降、一緊、一窄、一嚴、一冒泡”六個顯著特徵。“一增”,金融業風險增大,不良率上升,據銀監會最新數據,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16%,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一降”,受網際網路金融、資管市場快速壯大影響,銀行業存款類負債業務增速顯著下降;“一緊”,商業銀行在“一增一降”雙重壓力下收縮資産業務,金融市場流動性顯著趨緊;“一窄”,利率市場化加速和流動性壓力推升資金成本,實體企業盈利普遍下降,利差空間進一步收窄;“一嚴”,十八屆四中全會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金融監管將強化,監管要求將更高、更嚴;“一冒泡”,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各領域集聚的風險在集中“冒泡”。

  不良資産業務作為資産管理公司的核心業務,具有逆經濟週期和滯後性的特點。每次經濟調整都會産生大量不良資産,並在隨後幾年逐步釋放。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的大背景下,産能過剩行業面臨深度調整的壓力,産業鏈提升、産業結構調整及産業佈局優化為不良資産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是中國華融拓展不良資産經營管理業務的重要發展機遇期,為中國華融形成獨特的逆週期經營競爭優勢創造了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

  一是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持續上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産總體規模的快速擴張也將帶動不良資産規模上升,不良資産市場供給總量進一步增大。

  二是商業銀行對外處置不良資産意願增強,為中國華融收購不良資産提供了穩定且充足的資産來源和難得的市場機會。

  三是企業對於資産及債務重組的需求顯著上升,開展債務重組、資産整合、問題企業重組、行業兼併重組的業務機會增多,為中國華融實施逆週期救助型金融帶來機遇。

  四是大量信託計劃的集中兌付需求及地方政府債務清理的逐步深入,為不良資産收購市場創造了新的業務空間。

  儘管不良資産市場的充足供給為中國華融開展不良資産經營管理業務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和廣闊的新空間,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形勢下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是整體風險管控能力有待不斷增強。首先,不良資産本身就是風險資産,作為經營風險資産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公司母體中本身就帶著風險。在這個過程中,資産公司既要幫別人處置和化解風險,更要注重自身風險防範,避免“引火燒身”。其次,面對內外部嚴峻的經濟金融形勢,潛在的政策風險、信用風險、行業風險、法律風險等不容忽視。面對不同地區、不同客戶分化現象愈發突出及交易對手日益複雜等新常態、新情況,中國華融必須打好風險防範的阻擊戰,把風險擋在門外。

  二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資産管理公司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從整個金融行業來看,資金成本上升、利差空間收窄,金融同業業務競爭加劇,差異化、特色化經營需求更加凸顯;從資産管理行業來看,隨著各省陸續成立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不良資産市場競爭者數量將繼續增多。同時,不良資産類型的日益多樣化及客戶需求的多元化對資産公司不良資産經營管理和處置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監管政策日趨完善,監管要求更加嚴格,對各項業務開展和管理運作提出更高要求,對集團公司治理、業務協同、全面風險管理、風險隔離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公司的內部管理、業務開展合規性提出了新要求。

  四是專業人才有待進一步培養。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增長和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中國華融正處於公開上市、戰略轉型的關鍵階段,對人才專業知識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專業背景的創新型、複合型、國際化人才數量仍顯不足。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資産經營管理模式升級

  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國華融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還處於“起步爬坡過坎”的市場化轉型初級階段,前面的路還很長、困難還很多、問題還不少,積極應對、主動適應,從改革、創新和戰略轉型中尋找新動力,不斷提升在不良資産經營管理領域中的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資産管理主業,助推中國華融實現“成功上市、業務穩健發展、風險管控到位”的新發展。

  適應發展速度從穩的新常態,開拓“輕資産”型資産管理業務

  與成熟規範的國內外現代金融企業相比,中國華融的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速度和規模的外延式擴張慣性仍然較大。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中國華融也要主動適應“發展速度從穩”的新常態,改變簡單以發展速度論英雄的思維,更加注重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以全面資産負債管理統籌資源配置,以經濟資本管理引導轉方式、調結構,促進資産管理業務由規模和利潤導向下的粗放式增長,向以風險調整後的資本回報率RAROC和經濟增加值EVA為核心的內涵式增長轉型,由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進行戰略性轉型。未來我們將從以下兩方面拓展“輕資産”型資産管理業務。

  一是借鑒國外先進資産管理公司的經驗,由中國華融經營管理不良資産向為社會投資者經營管理不良資産的轉型,成為真正的“資産管理服務商”。充分發揮不良資産收購處置的傳統專業能力、專業牌照和專業手段,以及15年積累的專門處置風險、經營風險形成超越對手的風險認知與管控能力,通過設立不良資産收購基金、開發不良資産私募證券化産品等創新業務,擴大經營管理的不良資産規模。

  二是拓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財富管理”業務。一方面,充分發揮“一體兩翼”的協同優勢,整合旗下銀行、信託、證券、華融國際、華融財富等平臺公司的理財業務,儲備豐富的投資者和項目資源,在集團內部建立資金池、客戶池;整合33家分支機構的渠道優勢,按照客戶行業、産業鏈、資産類型等建立起多維度的不良資産池、不良項目池,依託不良資産收購基金、不良資産私募證券化産品等創新業務手段,引導金融資本、産業資本、社會財富與實體企業實現有效對接,融通資金供給和資金需求兩端。另一方面,將發揮受託處置不良資産、託管德隆、重組湘江銀行等的經驗優勢和品牌優勢,接受金融債權、央企國企資産、政府平臺貸款、政府一般性資産、軍隊特殊資産等委託,管理各類金融和非金融資産,提供託管計劃、資産重組、資産轉讓、收購兼併、財務顧問、法律諮詢等專業化服務。

  適應經濟改革和産業結構調整的新常態,提供逆週期救助型金融服務

  緊緊把握當前金融和非金融不良資産規模和不良率雙升的時間窗口,按照中央“盤活存量、優化增量”的要求,積極參與化解産能過剩、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逆週期救助性金融服務。

  一是加大收購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良資産包業務的行銷方式、收購方式和組織機制的創新力度,積極探索混合收購、結構化收購和圍繞建立資産池目標進行策略性收購,進一步提升定價能力,在做大持有和管理不良資産規模的同時,為金融機構解圍。順應業務逆經濟週期的特點,採取相機經營策略,發揮不良資産的價值判斷、資産經營和管理的專業優勢,在經濟低谷期,以收購不良資産為主,加強資産管理,並利用多種業務平臺持續經營,擇機沉澱有價值的資産;在經濟復蘇和繁榮階段擇機出售,以時間換空間,通過經營風險獲得回報。

  二是按照本息清收一批、訴訟追償一批、債務重組一批、公開轉讓一批、委託處置一批、申請執行一批、以物抵債一批、經營沉澱一批的資産分類經營和處置的思路,將傳統不良資産處置手段與債務重組、資産重組、並購重組、資産證券化等手段及多元化平臺功能的運用有機結合,利用多元化的方式逐步實現“資産經營—價值提升—處置退出—實現收益”的資産處置路徑。

  三是參與國家化解産能過剩,以資産管理為平臺,以危機資産、危機項目、危機企業、危機機構的管理為切入點,通過收購債權、整合資産、整合股權來整合項目、整合企業。激活生産要素的社會價值,使閒置、停滯資産産生經營效益,為政府解難、為企業解困、為債權人解圍,進而推動産業重組和經濟轉型升級。同時,在交易結構上大膽創新,由相對簡單的債務重組模式向上下游、同行業資産重組轉型,向“結構化投資+管理”的長線經營轉型,創新沉澱實物資産和股債結合的長線做法,在“以時間換空間”基礎上延伸服務鏈、價值鏈,實現債權和股權的資産沉澱、資産盤活、新資金注入後的價值提升和創造,以增量盤存量、化不良為優良,實現資産增值。

  適應“大資管時代”的新常態,不斷優化綜合金融服務手段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所在的資産管理行業已經進入“大資管時代”,市場更加開放、主體更加多元、競爭更加激烈,資産管理業務界限日益模糊,一款金融産品涉及的金融企業類型將更加多元,利率市場化又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競爭強度。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金融高速發展,又警示傳統金融機構一定要為客戶創新服務、為客戶提供便利、為客戶提升體驗、為客戶讓渡利潤。中國華融將在繼續發揮“一主多元、交叉銷售、綜合協同打組合拳”的業務模式優勢下,通過聯合不同金融企業、集團內各業務平臺,實現體系內外、多種金融單位、多種業務手段融合。努力挖掘客戶需求,並圍繞客戶需求設計“存量+增量”“債權+股權”“收購+經營”“實際出資+信用增級”“自主資金+結構化融資”等綜合金融服務産品,逐步由做項目向做客戶轉變,形成以資産管理業務為核心的,覆蓋企業客戶全生命週期、覆蓋上下游和同行業的綜合金融鏈式服務。■

  賴小民 作者係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