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拿大發現與iPS不同的新型幹細胞

  • 發佈時間:2014-12-13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多倫多12月12日電 (記者馮衛東)加拿大科學家主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説,他們通過將體細胞重編程得到了一種新型小鼠多能幹細胞,這種細胞不論是形態還是分子都與之前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大不相同,可分化成所有3種胚胎前體組織。

  主持該項研究的多倫多西乃山醫院安德拉什·納吉根據該細胞的絨毛形狀將之稱為F類細胞。在體外,F類細胞比其他幹細胞增殖更快,而且具有低附著的特點,或可更安全、更有效地應用於生物學和醫學研究實驗。

  研究人員描繪的一個詳細路線圖,揭示了體細胞重編程達到不同多能狀態的途徑。研究顯示,F類細胞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組與iPS細胞大不相同。研究成果描述了F類細胞與其他特定細胞的重編程過程,並取得了細胞還原成“原始”狀態的每一步驟的快照。研究團隊將主要生化階段的重編程過程進行分類,辨別出基因和蛋白質組合的每個步驟,由此描繪出的一個全方位、多角度藍圖,可為全球科學家繼續擴大研究提供參考。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信》雜誌的3篇論文中分別詳述了成熟細胞轉變為多能細胞時RNA、蛋白和表觀遺傳學修飾發生的改變。

  納吉認為,F類細胞或只存在於體外,因為它們需要4個轉基因高水準表達。但這並不影響其實用性,在某些方面,F類細胞是研究疾病和開發藥物的理想幹細胞。與iPS細胞相比,F類細胞的生長更為容易且快速,科學家可用更經濟的方法批量製造,從而加速了藥物檢測的效益與疾病模建方法。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帶來了一個新的理念,即細胞重編程能獲得不同類型的多能幹細胞。現有多能幹細胞尚不能代表全部的多能狀態,多能狀態實際上有很多種,或者説細胞重編程可達到新的多能狀態。

  下一步,研究團隊計劃生成人類F類細胞,並進一步分析F類細胞的分化潛力,從而加深對細胞重編程過程的了解。此研究結果未來有望在治療因細胞缺失或組織受損造成的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症、脊髓損傷、失明等)方面發揮巨大的潛力。

  總編輯圈點

  目前,iPS技術正在飛速發展,技術水準也在不斷更新,它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醫學領域的優勢已日趨明顯。而隨著幹細胞研究的深入,新型幹細胞陸續被研發,幹細胞治療領域進一步擴展。iPS“獨領風騷”的日子或將不復存在,其勢必會被越來越多的新型幹細胞蓋過“風頭”。儘管目前的研究還有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但不可否認的是,幹細胞療法正在逐漸成為未來醫學的主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