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球上的水可能並非來自彗星

  • 發佈時間:2014-12-13 01:31: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巴黎12月10日電 (記者張雪飛)地球上的水究竟來自何方?科學家們一直莫衷一是。歐洲航太局10日宣佈,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水蒸氣的構成與地球水有顯著差異。這説明,地球上的水可能並非來自彗星。

  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早期,由於大量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給地球帶來了水。若想判定地球上的水是否源自某一天體,就要分析該天體上水蒸氣中重氫(氘)與氫的比例。若比例與地球水相當,則説明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該天體。

  人類目前探測的主要是週期在200年以內的短週期彗星。其中,“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是木星族彗星,公轉週期在20年以下。另一種是哈雷族彗星,公轉週期20到200年,最著名的就是哈雷彗星。

  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地球。當時的探測結果顯示,哈雷彗星上水蒸氣的重氫比例高於地球。三年多後,木星族彗星“哈特雷2號”的分析結果表明,其水蒸氣中的重氫比例與地球一致,地球之水來自彗星的理論又開始盛行。

  瑞士伯爾尼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説,“羅塞塔”彗星探測器今年8月初進入環繞目標彗星的軌道,該探測器在一個月內發回的50多個分析結果顯示,與地球水相比,“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水蒸氣中的重氫比例是前者的3倍多,比哈雷彗星還高。

  研究人員認為,這説明木星族彗星的特性並不像先前想像得那麼一致。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其他木星族彗星,也可能源自其他類型的天體。地球之水從何而來依然謎團重重。

  此外,火星和木星軌道間許多小行星所含重氫的比例與地球水近似。儘管小行星的含水量較低,但大量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有可能導致地球水誕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