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先評估績效 再確定花錢

  • 發佈時間:2014-12-12 21:31:5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規範財政資金分配行為,硬化支出預算績效約束,加強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督,是與傳統的預算管理方式最大的不同。記者近日參加的北京市2015年績效評估工作,感受到了這樣的不同。

  一個實質的變化

  目前,北京市財政局對2015年預算項目進行評估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涉及61個項目,金額近48億元。項目分兩批先後進行評估,由北京市財政局委託第三方仲介機構獨立組織開展。事前評估就是要看這些項目的錢該不該花,預期績效目標定的是否合理,各項措施能不能保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説這些項目中,如果有不該花的錢,或花出去的錢沒有産生預期效果,就會被砍掉。這是一種實質的變化,一個艱難的變化。

  北京市財政局從2010年開始績效預算改革的大膽嘗試,敢於將自己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把支出預算通過第三方仲介機構進行事前評估,並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評估過程,讓他們對財政預算支出是否合理提出意見。其中最大的亮點是,他們的意見從一定程度上對項目決策起到了實際參考作用,擋住了一些不該花的錢。這樣的做法在全國財政績效預算改革中開了個好頭。

  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項目事前評估

  記者參加的評估項目是北京菜籃子外埠基地建設第一批34個評估項目之一,涉及金額1億元,由北京金凱偉業諮詢有限公司(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評估。所謂外埠基地建設項目就是對北京的企業在外埠發展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支援。據專家介紹,隨著北京的發展,北京市的耕地面積在日益減少,已經沒有足夠的耕地滿足蔬菜種植,而北京市的人口在不斷膨脹,吃菜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這就不得不通過建設外埠基地來幫助北京解決蔬菜供應問題。對項目支援企業的1個億的資金怎麼花,要經過專家組的認證評估。評估組成員包括來自政府財政部門的績效管理官員、農業、會計、審計方面的專家。評估的過程又邀請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評估包括聽取項目預算單位的情況介紹,選擇其中的項目單位進行現場調研,專家組再進一步論證。整個過程下來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評估過程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是旁觀者,而是主人!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是發現他們真正是在代表廣大納稅人在與預算單位的不合理安排進行博弈,發表看法,對評估組的專家給予合理化建議。經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的認真評議,嚴格把關,評委會最終核減了該項目中冷藏庫建設預算1000萬元。對於這樣的評估結論,項目單位的同志也表示認可,並稱今後在預算項目拿出來評估前,會充分論證,細化做實,將未來的每一個環節考慮週到。

  據北京市財政局績效考評中心副主任王罡介紹,這樣被核減的資金4年來達到了近30個億。我問王罡,你們就不怕得罪預算單位嗎?王罡的回答是,評估由獨立的社會第三方仲介機構進行,而且公正、透明,嚴格依據事前績效評估的相關規則來進行,圍繞項目的相關性、預期績效的可實現性、可持續性、預期的效率、財政投入的合理性五個維度,核減的金額都有充足的理由,為納稅人負責,大家也都理解和配合。王罡説,事前評估涉及各方的利益,推進起來肯定艱難,但是再艱難,步子已邁出,沒有回頭路。現在這項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市人大的高度認可,所以才會有事前評估項目金額每年的增長。

  據王罡介紹,北京市財政2014年正式出臺了績效預算事前評估具體的實施細則。與目前國內大多數地方的績效評價還在側重於事後階段相比,北京市財政局已經在努力嘗試將評估前移,即事前評估,而且通過社會第三方仲介機構來實現。第三方評估最大的好處是從根本上克服內部評估雙重角色的矛盾,確保評估結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能夠看到北京市財政局績效預算改革在起步階段就很高。

  事前評估是整個績效預算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它是整個閉環過程的起始階段。事前評估解決的是錢該不該花的問題,應該怎麼花以及財政資金投入的風險因素。既要防止錢花得不到位,又要讓錢真正花出效益。據了解,連續4年進行事前評估,北京市財政局擋住了一些不該上的項目,有些不符合財政公共性支出預算的性質被堅決否定掉了,已經産生了很好的效果。人大代表,海澱區財經委委員衛愛民對此項工作的評價是,透明化的工作方式,推動了北京市財政預算水準的提升,啟迪了整個財政部門的績效預算意識。以前預算就是編個數,現在,財政局要對這個數問個究竟,更加理性了。北京市財政局在財力範圍內統籌優先安排績效高的項目,事前評估工作為政府資金的合理分配提供了參考依據,看住了納稅人的錢。這樣的職能轉變落地有聲。畢竟事前績效評估工作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改革,有很多問題需要慢慢來解決。如,現在還不是所有的預算項目都能做到事前評估。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去年事前評估項目金額佔整個預算支出不到3%,還有巨大的潛力待挖。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未來將做到所有財政資金實行績效目標申報,納入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讓花錢變得艱難是一種進步

  整個過程下來,能夠看到一個預算績效公開的雛形正在形成,而這正是北京市財政局邁出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一步,這一步就是利用預算手段把政府的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裏的自我革命的實踐,即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預算項目事前評估,並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評估的全過程。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預算開支的公共性,程式合法性和公開性。花財政的錢變得艱難了,但是花錢難不是目的,而是要花出效益,花出效果。要做到這一點,事前評估就是一個關鍵。從目前工作的進展看,數量還有待增加,改革有待深化,面要擴,評估預留時間要長。據了解,目前北京市財政局績效預算工作在項目的事中、事後管理已經實現了全覆蓋。照這樣的速度進行下去,事前評估工作的全覆蓋同樣值得期待。

  當然未來的改革將更加艱難,用人大代表衛愛民的話講就是要打造預算政府。預算政府就是要逐漸建立起法律程式,納稅人的錢要經過人大批准後才能支出。這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憲治國的根本。無疑,北京市財政局離這一步更近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