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八角茴香”在論文之外散發余味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31:1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八角茴香引發八方評議、N種“味道”。報載,一篇題為《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博士論文引發熱議,質疑者與讚揚者對壘網路。質疑者認為用8萬字來探討做菜問題有點小題大做,贊同者則認為這樣的論文接地氣,對生活有用。

  我不想評議哪種聲音更合理,論文到底有沒有意義。因為即便是富有專業知識的業內專家,尚且需要仔細研讀論文後才能給出評審意見。如果僅憑標題就能判定論文是否有創新意義、價值幾何,所需學術功力不知要修煉幾十載。

  科學可以有趣好玩,也可以枯燥嚴肅。有的科學家願意研究如何利用透明膠帶製作石墨烯薄片,有的則願意研究如何測量和操作單個粒子動態系統;有的研究踩香蕉皮為什麼容易滑倒,有的則研究大腦細胞在空間認知中怎樣發揮作用。同理,研究人員可以研究八角茴香對肉製品的作用,也可以研究肉製品中分子排列的微觀結構。決定一項研究是否有意義,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人類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如何構建和完善了人類的知識大廈,而不是論文標題到底是“高大上”還是“接地氣”。

  當然,這不是要批評網友的言論過於草率。實際上,一篇學術論文能引起公眾一番爭論、熱議並非壞事。公眾之所以對涉及八角茴香和滷雞肉的這篇論文發表著各種評述,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投入了不菲的科研經費,收穫了太多洋洋灑灑的SCI論文,卻沒有與之相襯的學術影響力和科技改變生活的能力。無論評價論文大題小做,或者接地氣,都從側面折射了公眾對科技工作的關注和期待。他們希望了解,作為公共投入的科研經費是否産生了有價值的成果;他們希望知道,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否讓他們的生活受益。

  今年上半年關於“剪刀石頭布”制勝策略的研究同樣引發網路吐嘈,論文作者之一週海軍的一席話耐人尋味。他説,公眾不理解我們的工作其實也是對的,他們的批評説明他們是關心科學的,那麼科學家就要盡可能用公眾能聽得懂的語言去表達。這倒是提醒論文作者及相關科研人員,與其一味澄清論文價值如何,不如借著網路上這股瀰漫的“八角茴香味”,向公眾普及肉製品製造的現代科學工藝,一來是向納稅人展示科研經費的使用效果,二來則是實現科學在提高公眾認知方面的社會功能。這也算讓“八角茴香”在論文之外散發余味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