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險資緣何成為行情旁觀者

  • 發佈時間:2014-12-11 09:31: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年末A股這波狂飆突進的大漲行情中,除了安邦保險、泰康保險等個別幾家險資加倉較猛外,其他險資的倉位基本上都原地不動,著實成了行情的旁觀者。

  大象難起舞、船大難掉頭,保險投資圈人士如是總結此輪險資“主動踏空”的成因。據記者調查了解,公募基金是賬戶制投資模式,基金經理握有直接決策權,而保險資管機構並不儘然,他們是統一賬戶、專戶制管理。這直接決定了他們不同於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模式。

  不是“滿倉踏空”,也非“漲停跑輸”,“主動踏空、被動浮盈”正成為保險投資圈的新流行語。

  此潑盾的主因關係,恰是當下真實映照。作為手握萬億資金的大戶,被散戶頂禮膜拜的先知先覺者,保險巨頭卻罕見成為此輪行情中的“旁觀者”。是集體誤判,還是另有隱情?

  不過,亦有例外者。激進派代表安邦保險本月再度出手,招商銀行昨日晚間公告稱,截至12月9日,通過多次增持,安邦保險持有其A股的比例已經達到10%。除此之外,安邦保險這兩月以來也大肆買入民生銀行A股股份,持股比例已增至8.32%。

  搖擺的投資評價標準

  12月10日下午,與記者相熟的一個保險機構股票投資經理正在收拾行李。“年底了,公司組織開年度策略會,今年不比往年,完成了年初設定的收益目標(業績基準),總算可以交差了。”

  令人費解的是,揚眉吐氣的口吻背後,卻是這家機構在此輪行情中的“大踏空”——沒有加倉,冷靜旁觀。上述經理直言,“除了泰康、安邦等個別幾家較猛加倉外,大家的倉位基本上都在原地。但幸虧去年開始超配了銀行股,這輪下來浮虧變浮盈。”

  大象難起舞、船大難掉頭,保險投資圈人士如是總結此輪險資“主動踏空”成因。據記者調查了解,公募基金是賬戶制投資模式,基金經理握有直接決策權,而保險資管機構並不儘然,他們是統一賬戶、專戶制管理。這直接決定了他們不同於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模式。

  “我們有三類配置,戰略資産配置、戰術資産配置、品種選擇。”一家保險資管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所謂戰略資産配置,即由委託人(多是母公司或中小險企)制定資産比例,這個比例決定了全年大類資産配置的基準;戰術資産配置,在市場波動時,委託人賦予保險資管公司一定職權,可以根據後者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調整倉位,但時機選擇權掌握在保險資管公司投委會手中;而保險投資經理只有品種選擇權。

  如此複雜而冗長的投資決策流程,導致了在疾馳而至的“快牛”行情中,保險機構不可能快速靈敏地轉身。“就拿這次行情來説,當公司投委會和部門經理達成共識後,市場已經非理性上漲了。”上述人士感嘆道。

  但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保險資管行業一直以來搖擺不定的業績衡量標準。“通過此輪‘主動踏空’,我們內部也在重新審視與反思保險資金在股市操作上的問題。”一位保險資管業研究人員向記者坦陳。

  據他所言,當前委託人以及保險資管機構內部,對於投資結果評價仍然有失理性,同時運用相對收益標準和絕對收益標準來評判投資成功與失敗。即牛市時要相對收益(超越相對指數),熊市時要絕對收益。

  從理論上來説,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目標都力求通過把握市場獲得較好投資收益,但現實情況卻是:市場是雙向波動的,因側重點不同,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目標在管理邏輯和管理方式上是存在衝突的。

  這也直接造成保險資管機構內部沒有一個統一的、一以貫之的投資決策邏輯,最終導致保險資金以這種搖擺不定的“收益思維”來代替對資本市場的判斷,從而在市場機會來臨時後知後覺。

  一位保險投資經理一針見血,“加倉還是減倉,應該基於對市場的判斷,而不是單純用一種理念或是思維來決定配置過程。”

  破解“順週期性”投資模式

  搖擺不定的投資評價標準,折射出保險機構在權益投資上的順週期特性。

  這主要表現為:在經濟繁榮期,證券市場向好時,保險機構投入股市的資金規模會明顯增加;而在經濟衰退期,證券市場風險增加時,保險機構又開始降低倉位減持變現。淺白地來説,就是“追漲殺跌”,被股市牽著鼻子走。

  回首2008年時,這種順週期性給保險業以重創:當年股市單邊大幅下跌,保險業投資收益率降至不足2%的歷史冰點,保險業“哀鴻遍野”。

  不僅僅是在權益投資領域,在房地産、非標資産等領域,保險機構投資的順週期性特徵也較為明顯。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今年在本報撰文時警示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産的順週期風險,“在不動産價格上升通道中,有些保險公司通過不動産再評估的形式,增加了盈利和償付能力水準,也可能有一些泡沫。如果不動産價格下跌,則情形正好相反,其中的順週期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業內專家建言,保險機構進行投資,必須著眼于對經濟週期以及未來預期的準確判斷,如果只著眼于當前的行情,就無法真正地做好投資。“對保險行業而言,加深對利率風險的認識和分析非常重要,在週期轉折的過程中,認清利率的變化,對於保險機構下一步了解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向有著重要的意義。應該實施資産驅動負債戰略,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投資只是被動地去迎合負債。”

  而在實施“資産驅動負債”戰略這方面,從近期追漲銀行股之舉動可看出,以安邦為代表的一批險企“黑馬”已經開始在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證券市場上舉足輕重的機構投資者,保險機構投資的順週期性也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重視。無論是在資金來源還是資金運用方面,保監會近年來一直在尋求通過實施逆週期監管政策,建立行業逆週期機制,以緩解保險機構的投資風險。如引入壓力測試製度,對保險機構內部評級風險參數採取跨週期的壓力測試,使其採取更加穩健和保守方法估計風險,針對內部評級法的順週期效應採取前瞻性的防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保險機構內部評級的順經濟週期效應問題,減輕對經濟週期的“推波助瀾”作用。

  事實上,近年來保監會全面放開保險資金投資渠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保險資金“追漲殺跌”的順週期性風險。雖然此輪“主動踏空”,但由於目前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投資品種不在少數,可以覆蓋負債成本,故而近半以上大型險企向記者表達了不會冒險急著追漲的態度。(記者 趙鈴 編輯 劍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