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企扎堆開拓車聯網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2-11 06:31:5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車聯網正在成為眾多車載終端和汽車電子廠商下一個爭奪的市場。記者日前了解到,深圳多家明星企業,包括凱立德、賽格導航、比亞迪等都涉足車聯網,而對於車聯網發展最大的擔憂在於,標準和商業模式的混亂。

  數據顯示,到2018年,全球車聯網市場會達到390億歐元的規模,將有3210萬輛汽車支援車內資訊娛樂服務,2850萬輛車可以支援導航資訊的服務,1480萬輛有汽車內置的故障診斷。而預計到2015年,我國的汽車産能將達到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對於這一新興的龐大市場,各家企業普遍表示,在車聯網領域,國內還沒有統一的定義,聯網的標準也遠未同一,同時各大企業的商業模式也不見得清晰,因此各大企業都呼喚車聯網蓬勃發展之初,政府能夠協調形成統一標準。

  現狀

  導航等車聯網終端今年快速增長

  車聯網産業下的各條分支,包括導航、地圖等産業就是在最近這兩年才蓬勃發展起來的。中國位置服務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曹衝告訴記者,北斗衛星導航從2012年底投入區域服務,在2013年後出現快速增長,目前北斗熱仍在全國繼續升溫。曹衝表示,目前中國在衛星導航方面有幾家上市公司,但都是中小企業,做到十幾億的企業都很少,而北斗的目標是要創造100億元以上,幾百億産值的幾家大企業成長起來,這樣這一産業才能穩步前進。

  深圳市賽格導航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志強也表示,車聯網目前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巨無霸公司,沒有一個年産值超過15億元的車聯網方面的公司。

  而從車聯網應用領域發展的現狀來看,曹衝認為,2000年到2004年主要是車輛定位,2005年到2009年主要是應用於應急警報、道路安全方面,2010年到2014年是位置服務車聯網,2015年到2020年是可穿戴物聯網,從而實現連續無縫的泛在服務。而延伸來講,車載終端從類型來説有7個方面,包括個人導航終端、車輛監控終端、平板與娛樂終端、車輛資訊終端、可穿戴組合終端、智慧導航手機、高精度專業終端等。

  對於這一産業,曹衝表示,大家應該針對國家自身的重大需求,找準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然後形成規模化,形成自己的領頭羊企業和産業集群。他表示,《國家衛星導航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2020年的産業目標是4000億元的規模,每年是兩位數增長。

  曹衝認為,目前這一産業發展面臨四大瓶頸,一個是規模小,二是佈局散,三是市場亂,四是效益低。怎麼樣來解決這些問題呢?要創新驅動發展,融合引領跨越,真正做好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挑戰

  定義尚未明確,商業模式也不成熟

  深圳凱立德電腦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星告訴記者,該公司做導航出身,近些年一直在向車聯網方向發展。他認為,車聯網在中國首先沒有明確的定義,不同的行業都在給出不同的定義,“大家都想往裏裝,甚至做O2O的、團購的都加進去,”而實際上,車聯網就是由網際網路引起的遐想。

  張文星表示,車聯網至少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車和網際網路的連接,由此線上的導航、安全、調度等都可實現;第二是車與車的連接,由此每台車都可以通過數據和雷達看到路況;第三是車與數據中心的連接,比如車內司機打個電話,後臺數據中心就有客服為你設定目的地和路徑,這就形成最直觀的車聯網服務。

  而在中國車聯網的産業發展中,張文星認為,車聯網要發展應首先考慮它的商業價值在哪兒,車聯網應該體現一種新業務領域的引領模式,要從消費者需求,從不同的模式考慮怎麼整合資源,實現更高的利潤,這是企業應該考慮的,可是現在更多的是考慮怎麼樣把東西都裝進去。

  張文星表示,車聯網的市場確實是在增長,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角度來看,一個是人口,一個是全國手機的用戶,一個是乘車的數量,還有一個就是車聯網用戶的數量。中國人口數量和手機數量都在不斷增長,機動車數量也在增長,車聯網終端的數字其實依然不小,但是和手機用戶比仍是一個很小的量。

  同時,車聯網的産業鏈也特別複雜,張文星表示,包括地圖廠商、設備廠商,人人都説自己是車聯網企業;而硬體設備廠、汽車廠商、4S集團都在推出自己的一套體系,也在做車聯網;無線通訊網路提供商也在做車聯網系統,“這麼多狼,那一塊肉就是車主,所以説狼多肉少。這個時候車主們又不願意掏錢,這實際上是我們車聯網面臨的尷尬境地”。

  張文星表示,車聯網産業鏈很冗長,整個資源整合很困難,沒有固定的行業標準,參與的人員比較多,説是車聯網,但是真正建立標準的時候很難統一下去,消費模式來説就是付一次錢,消費者不願意年年付費,這就形成一種很尷尬的局面。而商業模式的探索又需要應用普及之後才具備基礎,因此,很少廠商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大家應該更加從用戶的角度考慮,而不是技術,如在提高出行效率、車主服務、實時路況等。

  未來

  “新能源車會成為車聯網的機遇”

  比亞迪汽車電子事業部總工、比亞迪汽車電子的創始人羅如忠認為,在傳統的機械和工業領域,中國很難和有沉澱積累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要超越更是困難,而在電子領域上超越則有可能,因為大家都是在同一水準線上起跑的,加上中國人勤奮,常常新技術最快形成産品,有可能在這一領域超越西方發達國家。

  羅如忠提醒,除了狹義的車聯網外,行業還沒有意識到車身網際網路方面的障礙。他表示,車身互聯牽涉很多基礎設施,中國的合資車企其實就是在國內組裝,它的配套體系,豐田的還是豐田的,通用的還是通用的,因此當車聯網涉及到車載終端和車的連接,以及車與車的互通互聯時,障礙就來了。再進一步,涉及到網際網路化的車載終端對車的控制時就更加困難。

  羅如忠表示,車聯網的車跟車互聯,車跟路互聯,路跟路互聯,才是很基礎的工業,這需要頂層設計,只有在技術還沒有被別人壟斷時發展才有機會。

  而當車聯網的通信實現聯網後,其應用也就水到渠成。羅如忠表示,比如燃油不足、變道不打轉向燈、手剎未放開等都可以由車載終端提醒,而手機也可以通過藍芽連接變成車鑰匙,以及在手機上檢查車輛情況、尋車、故障診斷、提前開空調等。

  新能源車被認為將會成為車聯網的機遇。羅如忠表示,新能源車有電池也有燃油動力,這兩個動力整合就必然採用電子化的方式,而電子化的結果就是其系統很容易實現互聯互通。而中國發展車聯網還面臨很多挑戰,一是技術的挑戰,但是中國的工程師多,這方面不是最大的問題;二是觀念的挑戰,中國人只看到實物的價值,而不看軟的成本;三是,智慧化還要平衡。

  國家在這一進程不用投資,而是只要推動標準建立就可以了。羅如忠告訴記者,現在的問題就是,各地方的標準不統一,北京一個地方標準、上海一個地方標準,企業非常苦惱。車聯網的標準應該採取比較開放的形式,有一套大家都能夠適應的技術標準。

  南方日報記者 曲廣寧

  週刊統籌:劉勇 曲廣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