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鐵礦石市場競爭格局或生變

  • 發佈時間:2014-12-10 20:29:2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欒國鍌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鐵礦石低迷的行情以及“跌跌不休”的鐵礦石價格,國際礦石巨頭並未偃旗息鼓、減産囤貨,反而開啟了“逆勢擴産”模式。

  據媒體報道,未來幾年,力拓將其産能從2.9億噸提高到3.6億噸;必和必拓則計劃到2017年中期將産能從2.25億噸提高到2.9億噸;而淡水河谷則要在未來4年將其在巴西卡拉加斯的鐵礦石産量由3億噸擴至4.5億噸,同時,計劃到2018年將銷往中國的鐵礦石總量翻倍,擴至3億噸。更有意思的是,部分國內礦企均選擇了擴産之路。有消息稱,山東一家礦業企業正在謀求擴産;攀鋼礦業新增的白馬鐵礦二期項目,産能也在陸續釋放。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國際礦石巨頭,還是國內礦山,逆勢擴産背後各有算盤,其最終都為了謀生機。

  以國際礦石巨頭為例,分析人士稱,很多大型礦山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固定成本,以最大規模的産能開工,性價比反而高。即使礦價掉到60~65美元/噸,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礦山仍有利潤空間。在另一層面,一些規模小、生産成本高的礦山很可能因扛不住鐵礦石價格大跌而被迫停産,這反而達到了礦石巨頭利用成本優勢坐享價格跳水市場所産生的擠出效應的目的。財報顯示,力拓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56%,必和必拓公司2013~2014財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3%,淡水河谷今年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逾2倍。

  而在未來,即便鐵礦石價格再度下探,國際礦石巨頭即便勒緊褲腰下跌,也不會減産、減供。因為一旦減産,立刻會有其他供應商佔據這部分市場份額。“拼成本”或將成為未來鐵礦石市場的主要基調。

  而國內礦山逆勢擴産源於自保。“國産礦山擴産的主要是鋼廠的自有礦山,如攀鋼等鋼企。這些鋼企使用進口礦需支付一定運費,使用國産礦可在節省部分成本的同時,對原材料供應形成保障。”劉智強説。

  “你也擴産,我也擴産,然而作為大客戶的中國卻適逢經濟‘新常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説,1~10月我國生鐵産量5.9952億噸,同比僅增長0.1%。但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卻同比增長16.5%,加之國內各項經濟指標均不甚樂觀,我國經濟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因此,未來鐵礦石高需求難以為繼。

  蘭格鋼鐵資訊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坦言,在大家都想謀求擠出效應之時,鹿死誰手則難預測。“國際鐵礦石寡頭競爭局面就此發生改變。”劉智強説。

  記者手記

  2014年鐵礦石同以往相比已有了“質”的變化。鐵礦石價格跌了,礦企好説話了,企業海外投礦了,中國鋼企終於硬氣了。此時,也難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能説出“三大礦山巨頭誰能先滿足中方的條件,我們就先跟誰談定,這也包括了總量的分配”如此硬氣的表態。時移世易,鐵礦石終於進入了買方市場、中國時間。

  這值得歡呼,值得雀躍。但怎奈鋼企出海之舉躊躇不前。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境外固體礦産投資額226億美元。到了2013年,這一數據僅為49.11億美元。而2014年一季度,境外固體礦産投資額降至9.13億美元,同比減少48%。難道國內鋼企還想坐等礦價高企之時,重歸憋屈時代?

  幾年前不具備海外買礦條件,鋼企窩在家中尚可理解,但如今國家給了政策,為中國企業抄底海外礦業資源打開大門。

  從目前條件看,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公佈2014年《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一共取消和下放38項核準許可權。其中境外投資領域,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外,其他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政策又大幅放寬,提高了企業對外投資的便利性,鼓勵企業競爭國際礦業資源,提高國家礦業資源的保障能力。11月17日,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實質性結束,中國私營企業赴澳投資的審查門檻金額從2.48億澳元提升至10.78億澳元,已和日本等國的免審門檻一致。隨著美國結束量化寬鬆政策,美元持續走強,大宗商品行情陷入低迷大週期,這些都是中國企業抄底海外礦業資源的便利條件。

  誠然,現在“出海”的路也許艱辛,但從成本角度分析,現在的代價只是幾年前中國企業出海收購礦産的幾分之一。誰都想掌握先機掌握主動,但機遇稍縱即逝,鋼企如何拿捏才是關鍵。(欒國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