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了,誰來照顧我?

  • 發佈時間:2014-12-10 05:14: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老齡服務業是我國老齡産業中發展最早、發展最快的行業,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和發展潛力。目前,我國老齡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産品日益豐富,服務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仍然存在著市場化程度較低、市場集中度較差、發展不均衡等突出矛盾。

  服務方式多 選擇更靈活

  到府提供康復護理服務方便經濟,機構服務專業性強

  下午2點多鐘,小張如約來到楊大媽在北京五棵松的家。洗頭,按摩,做康復操……1個小時後,小張熟練地完成了這套做了無數次的護理服務。

  楊大媽已經80歲了,腿腳不太利索。子女單過且都很忙,只能是週末回來看看。“孩子們很孝順,請了小張照顧我。她一個星期來3次,每次60分鐘。這樣,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每個月花不了1000元。”楊大媽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小張是專業護理員,做這行已經5年多了。她供職的青松居家康復護理機構是我國第一家專門向居住在家中和社區內的失能半失能和失智、高齡、病後術後康復期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專業化和規範化的長期照護和康復護理服務的機構,並在2013年得到全國首批“敬老文明號”授牌。

  “對於照顧老年人,眼下大多是請保姆或送敬老院。可是,保姆只能洗衣做飯,不能給老人健康指導;一些敬老院雖然有專業護理,但老人卻遠離了熟悉的居所。我就想到了這種計時居家養老護理服務。”青松創始人王燕妮説。

  “青松”的商業模式簡單明瞭:通過自己的全職護理人員,向會員制的老年人提供計時專業醫療護理的到府服務。

  “到府服務”是青松服務的最重要特徵,也是發達國家在長期照護方面所採取的先進服務模式。根據老年人的不同情況,由持專業醫療資質的評估師、康復護理師按照既定流程,完成為每一個服務對象定制的專業康復護理服務。到府提供康復護理服務具有方便易行、經濟節約、講實際、針對性強等優勢。同時,到府服務不受服務場地限制,具有覆蓋面廣、服務方式靈活、減少家庭負擔等特點,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這樣一來,可以用較小的成本滿足廣大人群的服務需求,在解決目前醫院等機構床源緊張問題的同時,能夠做到床位留在家,服務送到家,節省了大量社會資源,也為康復護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了老齡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經濟與産業研究所副所長王莉莉表示,通過居家康復護理服務,可以讓一部分家庭經濟有困難但又迫切需要康復護理服務的群體得到精心照料,避免了部分家庭出現“一人臥床全家忙”的局面,幫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從病榻旁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創造社會價值的活動中,從而對穩固家庭,穩定社會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始建於2009年的天津天同醫養院,則是以“養醫護”為核心的養老模式的代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助理研究員楊曉奇認為,作為住養型老齡服務機構,天同醫養院提出的建設養老超市的理念,即以機構為支撐,將服務延伸至社區,從而滿足了自理、介助、介護和特護不同健康狀況的個性需求,可同時實現老人從居家到社區,從社區到機構的無縫對接。“這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楊曉奇對《經濟日報》記者説。

  有優亦有憂 發展潛力大

  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服務水準較低

  老齡服務業是我國老齡産業中發展最早、發展最快的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具有形成産業集群的突出特點和優勢,是老齡産業發展中的優先領域。

  儘管我國老齡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産品日益豐富,服務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仍然存在著市場化程度較低、市場集中度較差、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

  在分析我國老齡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時,王莉莉認為,長期以來,我國養老、醫療等老年人最主要的老齡服務需求,主要由公辦養老或醫療衛生機構來滿足,老齡服務業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公辦養老機構的價格並不是由市場形成的,不是所提供服務價值的貨幣表現;市場競爭機制還不充分,各類市場主體尚未能平等進入老齡服務市場領域;市場的開拓意識較弱,服務産品的行銷意識也較低,從挖掘服務需求、開發服務産品、宣傳行銷渠道,到服務産品的銷售和輸送的整個服務鏈來看,我國的老齡服務市場還比較滯後。

  此外,産業發展無序,市場集中度差;服務産品單一,缺乏創新與針對性;人才隊伍不健全,服務水準較低;産業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市場準入門檻高等等,這些都不利於養老服務産業快速發展。

  “針對老年人目前的情況,有些養老院、老年俱樂部只是錦上添花,而實際上,他們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最最需要我們去服務的不是那些可以去獨立旅遊、去唱歌跳舞的老年人,而是只能待在家裏,靠別人照顧的老人。”王燕妮對《經濟日報》記者説。

  “要進一步推進老齡服務市場的體制改革,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增強企業的活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著力培育一批品牌老齡服務企業,促進老齡服務市場的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王莉莉建議,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為老人和養老機構的安全提供保障,激發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出臺具體的産業扶持政策;打造完整的老齡服務産業鏈;扶持龍頭企業,培育多層次的老齡服務産業體系;加快職業經理人、專業服務人才市場的培養;加快制定行業標準,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市場監管,保障老年人權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