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一名快遞哥,我很快樂”

  • 發佈時間:2014-12-10 02:32:25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平

  在網購盛行的今天,各位“親”們只需輕輕點擊幾下滑鼠,就能坐等心儀的“寶貝”到府。這便利的背後,是這麼一群人,無論嚴寒酷暑,騎著電動車,起早貪黑地穿梭于城市的各個角落,走街串巷、爬寫字樓、入住宅區,及時準確地將貨物送到居民手中,這就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而又陌生的快遞員群體。

  12月9日,記者跟隨中通快遞公司鄭州鄭東新區四部快遞員單振宇,體驗了他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模式,感受到了做一名“快遞哥”的酸甜苦辣。

  早上7點20分,記者在鄭東新區龍湖花園西門口的快遞分揀站見到了單振宇。由於送快遞的工作性質,在陳寨租房子的他,每天都是早晨5點多起床,一袋酸奶、一個餅夾菜就上了公交車。中途需要倒三趟公交車,耗時一個小時趕到鄭東新區的分揀站。身高1.7米,體型偏胖,單振宇一次就能扛起幾十公斤重的包裹。灰色工作服、一輛電動三輪車、一部手機、一張地圖,有了這些上班“必備工具”,單振宇裝好貨物準備出發了。當天的貨物還挺多,大大小小的快件把車裏堆得像座小山。

  初冬的天氣寒氣襲人,可單振宇只穿了一件工作服和一件薄毛衣,記者問道:“怎麼不多穿點衣服?”他笑著回答:“別看現在冷,一會兒送起東西來全身都是汗。”

  和諧小區、祥和花園、北大附小、聖瑪婦産醫院……單振宇今年36歲,雖然從事快遞工作還不到半年,但他對自己所負責的鄭東新區馬莊街到眾意路的送貨片區十分熟悉。用他的話説,“每天到分揀站裝貨的時候,心裏的‘送貨地圖’也就跟著畫好了。”

  綠城百合小區是居住率較高的社區,需要送快件和寄快件的人往往是最多的。有些居民樓裏沒有電梯,單振宇上下樓全憑兩條腿,搬著快件上上下下。不到半個小時,就重復彎腰、上下樓將近20次,累得滿頭大汗。

  説起在居民區送貨的場景,單振宇也感慨良多。“碰上雙十一,光一上午就要送貨180多件,有一次為了趕時間,我就打電話讓一個三樓的住戶自己下來取貨,沒想到他説話挺難聽,説我們服務不到位。沒辦法了,最後只好讓保安幫忙看下車,還是親自跑了一趟。”單振宇告訴記者,“希望每位住戶和快遞員都能相互體諒下吧。”

  下午1點40分,記者粗略統計,單振宇一上午共跑了5個居民區,接打電話92個,送貨63件,並收到8件需要寄出的快件。在返回分揀站開始重新裝貨的間隙,單振宇叫了個外賣,蹲在分揀站門口吃起來。

  月薪4000多元且沒有五險一金,時常在外享受著“雨夾雪”或“毒日頭”的厲害,“朝六晚八”的工作模式和“全方位”的體力勞動,讓快遞員成了流動性較強的職業。單振宇告訴記者,幹這行是挺辛苦,但卻充實快樂,有時看到快件上寫著“快遞哥,辛苦了”,他就感到特別溫暖。“做一名快遞哥,我很快樂。”單振宇説。③12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