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博會:打造中國文化産業的東方風範

  • 發佈時間:2014-12-08 23:30: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辛夷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將於12月11日~14日在北京舉行。

  本屆文博會以“推動文化創新,促進産業融合”為主題,包括綜合活動、展覽展示、推介交易、論壇會議、創意活動、分會場等六大板塊。1800多家知名文創企業,全國26個省區市,文創産業的國際組織,美國、英國、俄羅斯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個境外政府和專業代表團組參展參會。

  這是一個集文化産品博覽、文化産業要素配置交易和文化産業資訊交流於一體的國家級的綜合服務平臺。在這裡,可以觀察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新面貌、新趨勢;可以尋覓投資合作的新項目、新夥伴;可以聆聽、交流文化産業發展前沿的新觀念、新經驗。

  展覽創意活動

  呈現文化産業發展大格局

  第九屆文博會主展場設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展出面積5.5萬平方米,共分為16個主題展區;設有14場創意活動;15個分會場,展示面積約17.5萬平方米。其中北京西城、海淀、朝陽、順義、大興分會場將舉辦30多場活動。本屆文博會還將品牌延伸到江蘇,在揚州市設立分會場。

  重原創重設計重品牌挺進産業高端

  本屆文博會展覽著力推動內容生産,集中展示原創作品,充分顯示中國文化産業品牌化發展的良好趨勢。

  文化演藝與動漫遊戲展區雲集原創作品。原創音樂秀《炫舞蜻蜓》、中法原創舞劇《紅線》、原創話劇《甄嬛傳》和《帽子戲法》等,打造北京喜劇節,創“京喜”品牌。該展區將舉辦國際藝術授權展覽交易活動,眾多知名動漫品牌亮相。

  本屆文博會把提升設計水準,推動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形成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創意設計發展路徑作為重要展示內容。設計創意展區主要展示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産業基地、北京設計之都核心區、北京設計産業聯盟等,整體提升“北京設計”品牌影響力。在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展區,北京東城區將展示“北京紅橋珠寶設計品牌孵化器”項目,打造一個全新的原創珠寶設計師品牌和設計成果推廣交易平臺,引領珠寶消費從“原材料導向”向“設計文化導向”轉變。

  根據資源特色,發展特色文化,建設文化品牌,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已經成為全國各地的自覺行動。在揚州分會場,將全面展示大運河沿線地區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展示最具文化特質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精品。在北京,昌平區打造魔術之都,豐台區創建“戲曲中心”,東城區深化“戲劇東城”品牌,海淀精選36家業內領先企業展示文化科技雙輪驅動發展的最新成果,朝陽區百餘個精品項目和一批品牌企業顯示該區文化産業“國際化、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發展態勢。

  在本屆文博會台灣文創精品展上,台北、台南、苗栗3個台灣城市聯袂舉辦城市文創主題展覽,展現台灣城市的文創發展整體風貌和地域特色。

  傳統文化主角登台東方風範走向世界

  傳統文化的開發從本質上就是文化自覺與文化創新。從本屆文博會看,傳統文化無處不在,一大批融入時代精神,傳承創新的傳統文化産品作為主角登臺。

  工藝美術展區聚集國寶級精品和大師名作。北京APEC會議國禮《四海昇平》景泰藍賞瓶首次面向大眾,這一贈送各國首腦的精品既反映了會議主旨和內涵,又傳播了中華文化。創意禮品與藝術品交易展區主要展示交易中國禮物創意大賽獲獎作品,以及陶瓷、紫砂、傳統書畫、版畫、油畫、古玩收藏等多種藝術品。文化與經濟融合展區重點展現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文化魅力。

  在省市文化創意産業展區,海南展示“海上絲綢之路”及特色文化産品;新疆釋放絲綢之路文化能量,以特色文化産業為重點;貴州側重小型文創企業展示,銀飾、苗繡、蠟染等傳統民族工藝和衍生創意産品已經初具産業規模;青海突出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建設。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産品正在充滿自信地走向世界。本屆文博會將生動地展示這些成果。文化演藝與動漫遊戲展區將展出雅昌集團剛剛在今年第65屆美國印製大獎上獲得7項金獎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北方卷(豪華款)》等。北京東城區展區將推出“地壇文化廟會全球行”項目,展示和推廣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商家、具有代表性的老字號品牌、地壇文化廟會衍生商品等,支援鼓勵老字號企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擴張海外市場。

  産業融合深度拓展産業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文化産業跨界融合持續深度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産業發展空間,改變了産業格局和産業面貌,釋放出巨大的産業能量。在本屆文博會,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比比皆是,新興文化産業方興未艾。

  文化與科技融合,造就了無數産業傳奇。數字技術正在文化領域廣泛應用。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産品展區將展示服務於博物館的3D模擬數字復原、文物遺址復原、數字化重建等技術成果。“奔向月球”首現文博會,人們仿佛隨著去年“嫦娥三號”升空、落月,完成一次從西昌到月球虹灣的壯麗旅程。冰箱大小的圖書館現身,一掃即可將書籍裝進口袋;數字牡丹再現全景APEC。

  新聞出版廣電展區將重點展示廣電傳媒和出版傳媒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國廣環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集合旗下中華網、國廣互聯、國廣東方等子公司首次亮相,以“新媒體,新力量”的全新實力和形象首次展現其多媒體融合、全媒體發展的藍圖。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出版集團,光線傳媒、完美影視等都將推出新的産品。

  文化與金融的融合創新,為産業發展與升級提供了重要動力。文化演藝和動漫遊戲展區特設金融保障展區,展示金融機構服務文化産業的創新産品和方式。

  文化與農業融合,創造了生氣勃勃的文化農業新業態。北京市新農村青年創意農業設計大賽的重點項目令人耳目一新,其中紙上種菜的新型模式顛覆傳統,用一粒粒不同的種子種出了各種人文景觀圖案。紙上種菜成為現代都市休閒農業、創意農業,會行走的農業和生態文化農業的縮影。

  展示文化消費新産品開拓大眾消費市場

  今年以來,國家層面發佈了一系列推進文化消費的政策措施,文化消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本屆文博會從擴大資訊消費、升級旅遊休閒消費、提升體育健身消費等多方面著力。

  2014年設計之旅活動通過展示北京創意設計資源、使“懂設計、愛設計、體驗設計、消費設計”成為城市風尚,促進設計與現代生産生活和消費需求對接,探索個性化定制服務,拓展大眾消費市場。體育産業展區開設“體育時尚生活”“體育休閒娛樂”“冬奧展區”“體育攝影”4個展區。配合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在國內首次舉辦中國冬季體育(奧運)收藏品展,徵集展品400多件,展覽現場將舉行拍賣活動。首都青年都市體育休閒文化創意展區將大力推廣徒步文化,展示“嗨走”電子商務、徒友APP、徒友計步器、徒步裝備、徒步活動紀念品等。

  北京西城展區以引導群眾文化消費為重點,以“百姓身邊的文化金融”為主題,配合全區9類文化産業作整體推介。

  推介交易

  集聚商機推進要素全球配置

  第九屆文博會將圍繞17個主題舉辦數十場推介交易活動,大力度推動文化産業的交流合作,投資貿易。推介交易會將集中發佈中國文化産業領域的一千多個重要項目,發佈文化産業生産指數、消費指數,集聚文化産業發展、要素配置的所有內容。

  本屆文博會推介交易活動特色鮮明,商機無限。

  全方位推介新項目、新商品、新商業模式

  本屆文博會推介活動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就是産業鏈推介和全方位推介,一批産業融合的新項目、新商品、新商業模式將展現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動漫遊戲産業已經走向全産業鏈時代。將於12月14日舉行的“動漫遊戲産業項目洽商會”開展一對一商務洽談,推進動漫遊戲作品、數字動漫遊戲技術、數字出版、數字視聽、數字教育、數字動漫遊戲原創研發、衍生産品開發、渠道發行、綜合運營平臺等全産業鏈合作。科技與文化融合産業項目合作推介會將於12月12日舉行,著力推動文化産業跨界合作。推介項目包括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類、數字展覽類、工業創意設計類、動漫類;推介方式為:項目推介+專家點評+現場展示。

  將於12月10日舉行的“中國禮物”推介會形式多樣,內容包括:中國禮物新聞發佈及市場推廣,中國禮物商標授權産品、移動網際網路平臺、電商移動平臺、研發基地授牌及推廣等。2014北京國際藝術授權博覽交易會將舉辦國際品牌授權展示及推介會、國際授權20人圓桌會議、品牌體驗展等。2014北京拍賣季將繼續突破和創新,推動北京建設全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中心的進程。

  兩岸文化産業合作持續發展。在將於12月11日舉行的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産業商機推介洽談會上,台北市文創參訪團和20余家台灣廠商參會交流洽談,推介産品和項目。

  特色文化項目期待價值重塑

  文博會期間將舉行省區市代表團系列推介簽約活動,全國各省區市政府將借文博會平臺,推介文化創意産業項目、文化經濟發展環境,積極招商引資。

  據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提供的各地部分推介項目顯示,一半以上是傳統文化與特色文化産業項目。從區域角度看,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各有特色,展示了産業發展的不同面貌。中西部地區有2/3的項目為傳統文化與特色文化産業項目。寧夏(海原)手抄本古蘭經博物館項目,將大力促進中阿文化交流,延續古絲綢之路上寧夏的輝煌。四川集中推出一批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將極大地造福一方百姓,實現文化開發、環境保護、農民增收的目的。

  東部地區的推介項目有3個特點:一是新興文化産業項目更多;二是內容交易、智慧財産權合作項目比較突出;三是文化産業園區從建設向經營轉變,園區組織招商經營的多。

  當遺産成為資源,傳統便獲得了新的生命。將於12月10~14日舉辦的民俗文化産業推介交易會別開生面,舉行“北京茶道”體驗式推介展演,打響“北京茶道”品牌,還將推介2015年上半年“北京茶道”在歐洲都靈、柏林、倫敦、巴黎、羅馬、雅典6座友好城市進行巡演、巡講、巡展活動等。

  國際文化産業藝術創新投融資推介會將於12月12日舉行。這個推介會國際化程度高,推介的大多數為走出去項目。其中有:全球華人演藝大賞、環球國際大馬戲、非洲中國文化年——文化大篷車非洲行、2014舊金山冬季嘉年華等。

  加速文化金融創新推進要素全球配置

  文化金融是一個新的金融業態,是文化産業發展的拉動力。為加快推動文化金融合作,促進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源相結合,本屆文博會將舉辦一系列文化金融推介活動。

  第三屆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文化金融創新項目簽約及品牌推介系列活動將於12月10日舉行。峰會將發佈最具投資價值文創企業榜單,向金融機構推介項目,舉行精品項目融資路演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北京文化創意産業投融資項目推介會將於12月11日舉行,將發佈一批具有投資價值的文化創意産業項目,促進投資機構、銀行與企業對接。

  文博會各個分會場也十分重視文化金融創新發展,將推介一批文化金融企業,其中包括文籌網、藝術品授權平臺等。

  深度解讀分析從政策數據掘金

  2014年,中國政府密集發佈了一系列加快發展文化産業的政策,大力推進文化與各産業融合。政策創新更需要實踐創新,實踐創新必須依託對政策的清晰理解和精準把握。因此,本屆文博會把解讀政策、傳播政策、發現政策價值,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從政策掘金,當作推介活動的重要內容。

  文化創意産業項目推廣與資源開發推介會將於12月11日舉行,其中專門舉辦政策解讀專場,同時開展文化産業項目規劃及專項資金申報指導。將於12月10日舉辦的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項目推介會和12月12日舉行的對外文化貿易政策與項目推介會,都將解讀政策作為重點。

  文博會的産業發展與消費指數發佈,已經成為文化産業領域的一項頗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12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和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將再次聯合舉辦“文化中國:中國文化産業指數發佈會”,發佈“中國省市文化産業發展指數”和“中國文化消費指數”,為政府部門制定科學的文化産業政策和文化消費政策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建議。

  論壇

  把脈大勢促進融合創新

  第九屆文博會論壇將舉辦一場主題報告會和6場論壇會議,直面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前沿問題、戰略性問題、重點及難點問題。

  ——融合創新,把握髮展大勢,造就無限量無邊界産業。文化與産業怎樣實現有效融合?怎樣促進創新?這是兩個重大戰略問題。將於12月11日舉行的主題報告會強調網際網路思維,集中討論文化與産業的融合與創新。國內外權威人士、行業精英、企業巨頭、知名專家學者將圍繞文化創意産業融合發展做主題演講。

  北京國際版權會議暨中國音樂産業大會將於12月12日舉行。大會以“跨界,創新,顛覆”為主題,探討資本跨界玩音樂,現場演出如何真正“接地氣”,付費音樂時代是否真正來臨,音樂版權的新出路。12月14日將舉辦動漫遊戲産業發展國際論壇,聚焦動漫遊戲産業發展新趨勢,深入探討産業發展機遇和挑戰。廣電影視産業論壇集中探討全媒體時代中國電影産業的融合發展之路。

  ——傳承創新,護衛根脈,深挖源泉。文博會論壇一向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多年來致力於促進傳統文化觀從遺産到資源到開發的深刻轉變,特別重視推動博物館功能的開發。本屆文博會于12月9日再次舉行博物館與文創發展交流研討會暨博物館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討論創新意識與博物館可持續發展、中小型博物館的創意與發展、博物館品牌的塑造、博物館衍生品開發與設計認知的遞進等。

  ——貿易創新,開拓文化消費與傳播的廣闊空間。本屆文博會首次舉辦“中歐文化與貿易論壇”,將有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貿易機構的負責人參會。將於12月12日舉辦的這個論壇將圍繞“交融與共贏:中歐文化貿易與交流新前景”這一主題,就中歐文化貿易合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目前業務發展情況與未來的重點項目、今後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想法與建議等方面展開深入研討,積極尋求解決策略和途徑。

  ——建設生態文化,創造幸福家園。將於12月11日舉行的“生態文化北京論壇”以“弘揚生態文化,建設美麗北京”為主題。生態文化是文化産業發展的靈魂,如何發揮文化産業對生態城市建設的貢獻,形成文化産業與生態城市相結合的大格局,既是一個前沿問題,又是一個巨大的、現實的難題。這個論壇前沿引領,直面難題,致力引導文化産業發展從理論前沿到實踐前沿的一體化。權威人士將發表演講,題目有:用生態文化引領美麗北京建設,美麗北京綠色空間格局與京津冀生態一體化,北京城歷史變遷與生態文化,北京園林與生態文化,北京森林與生態文化,北京民俗與生態文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