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結合地方實際 理清發展思路

  • 發佈時間:2014-12-08 01:29:22  來源:西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謝偉

  那曲是全區牧業主産區,草原就是牧民群眾的“命根子”,在新的時期,如何立足實際、理清思路,就成為了那曲草場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前提。

  為此,記者專訪了那曲地區牧業發展權威專家、農牧局局長次仁。他提出了“草地畜牧業生産中放牧與補飼相結合的新型畜牧業發展路子”,並結合該路子,提出了11個“結合”,即:以草地建設與畜牧業産業化相結合、草地建設與畜産品開發相結合、草地建設與牲畜育肥相結合、草地建設與奶製品加工升級相結合、草地建設與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相結合、草地建設與農牧民增收相結合、草地建設與培育龍頭企業相結合、草地建設與牧區市場培育相結合、草地建設與推廣優良品種﹙草﹚相結合、草地建設與牲畜防治相結合、草地建設與防抗災相結合。

  他隨後就幾項重點工作作了詳細介紹。

  著力抓好草産業,逐步實現放牧和補飼相結合的路子。牢固樹立“沒有草業的發展草原畜牧業就寸步難行”的理念,堅持“立草為業、草業先行”的戰略,做好草業工作。據統計,那曲人工種草保留面積僅為16.09萬畝,這與舍飼圈養或半舍飼圈養的畜牧業發展戰略極為不符。因此,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超常規的思路來思考種草問題,進一步加大人工種草的選址力度,盡可能把海拔不太高、水源方便的區域均申報為人工種草項目區,並得到立項實施。要以東部縣以及那曲縣、嘉黎縣、尼瑪縣部分鄉鎮為中心,加快牧草良種繁育基地、人工飼草料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力度。要鼓勵農牧民群眾在棄耕地上種植飼草料,來提高棄耕地的效益,同時各縣補獎辦在兌現人工種草補貼時,繼續通過兌現牧草種子的形式來進行兌現,積極引導和鼓勵牧民群眾在房前屋後和畜圈內種植牧草。

  堅定不移推進産業化建設,努力促進農牧業提質增效。要著力調整畜群畜種結構,抓好娘亞牛、絨山羊、藏係綿羊原種場和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場和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積極推進聶榮“查吾拉牛”、巴青“本塔牛”、申扎“矮腳牛”擴繁場和牦牛選育場建設,引導畜牧業特色産業相對集中、連片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優質特色畜産品基地。大力扶持和發展農牧民合作組織,對現有合作組織的分佈、類型、規模、效益、發展潛力進行全面調研,聘請有資質的科研單位制訂中長期發展規劃。大力推動企業與合作組織嫁接,以現有畜産品生産、加工企業為圓心,大力發展訂單牧業,積極向周邊縣鄉輻射。

  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好防抗災體系建設。次仁説:“這是我們農牧業部門的一項重點和難點工作,責任非常重大。這項工作能否抓好,關係到農牧業生産安全和農牧民收入能否持續穩定增長。我們要牢固樹立‘加強動物防疫、減少疫病損失,就是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思想,真正把動物疫病防制工作擺在高度的戰略位置。” 同時,要堅持預防為主,根據那曲農牧業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抓好災情預測預報,進一步完善和細化防抗災應急預案,按照“五儲備”的要求,動員組織群眾積極做好糧食、飼料、燃料、衣物、藥品等防減災物資儲備。鼓勵農牧民群眾參加涉農商業保險,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