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口援藏:助推西藏農牧民從安居快步走向樂業

  • 發佈時間:2014-08-18 18:38: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拉薩8月18日電(記者劉洪明)藍天白雲下,溫室大棚裏,村民卓瑪提著竹籃,飛快地採摘豆角,臉上洋溢微笑。這是記者日前在北京市對口援藏項目、拉薩市堆龍德慶縣羊達鄉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看到的場景。

  43歲的卓瑪告訴記者,她家有3畝地,原來種青稞,一年下來全部收入不到2000元;去年承包了4個溫室大棚種蔬菜,每個棚的純收入超過2萬元。

  這是對口援藏、拓寬西藏農牧民致富路的縮影。

  20年來,對口援藏內容不斷豐富,覆蓋西藏所有縣區的對口援藏機制更加完善。

  297平方米的兩層藏式樓房,室內鋪設木地板,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西藏當雄縣當曲卡鎮村民洛桑的新房,是在北京援藏項目的支援下修建起來的。

  “這房子是安居工程項目,總共花了25萬元,自籌15萬元,剩餘的都是援藏資金補助。村裏很多人家都買了汽車,有的把家改造成了家庭旅館,有的開起了小商店,還有人跑運輸,收入渠道越來越多了。”洛桑説。

  西藏農牧民安居工程2006年啟動,2013年年底圓滿“收官”,230萬西藏農牧民圓了“新房夢”。截至2013年底,西藏農牧民安居工程累計完成46.03萬戶,累計完成投資278億元,全區農牧民群眾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增加了20%-30%。

  20年來,對口援藏工作突出民生改善、産業發展、城鎮建設“三個重點”,資金和項目安排上進一步體現向農牧區傾斜、向民生傾斜。

  各援藏省市積極培育農牧、旅遊、生物等特色産業,增強了西藏自我發展能力。西藏藏藥廠、華新水泥、波密縣天麻培育基地等一大批生産型企業快速成長,達孜縣工業園、曲水縣工業園、白朗縣農業科技示範園等一批園區蓬勃興起……由“輸血型”援藏向“造血型”援藏的效益日益凸顯。

  1998年,濟南市第二批援藏幹部從山東引進了大棚蔬菜,並在日喀則市白朗縣成功試種。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知名品牌“天域綠”,以及與之相應的蔬菜協會、“蔬菜採摘節”等經濟組織和銷售載體。目前,白朗縣蔬菜大棚達到5367座,116個蔬菜品種,露天蔬菜面積9000多畝,2013年蔬菜收入達8265.07萬元,帶動農牧民每人平均增收1360元。

  “我們只管種出好蔬菜,根本不愁怎麼賣,援藏幹部都給我們聯繫好了正規的買家。我家中有5個蔬菜大棚,種植番茄、黃瓜、青椒等蔬菜,每年收入5萬多塊錢。”巴扎鄉的蔬菜種植戶尼瑪扎西對記者説。

  白朗縣縣長貴桑感慨:“得益於山東援藏幹部的産業引進和技術幫助,白朗縣已形成了以‘優質青稞、大棚蔬菜、農區畜牧業、民族手工業’為主的4大産業,近年來,白朗縣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林芝地區2010年提出打造魯朗國際旅遊小鎮設想,得到了廣東、西藏兩地政府高度重視,“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成功起步。

  “沒開旅館以前我家一年收入還不到5萬塊錢,現在旅館一年收入就有12萬元左右,家裏有37個床位,現在旅遊旺季幾乎每天都能住滿。”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魯朗鎮扎西岡村村民拉姆露出幸福的笑容。

  據了解,像拉姆這樣的家庭旅館在扎西岡村共有12家,他們大多是廣東援藏隊2003年給每家援助3萬元添置必要的設備後建起來的,援藏工作隊還給村裏修通了連接318國道的水泥路。

  對口援藏20年,西藏經濟持續20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13年,西藏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1994年的817元增長到6578元。眾多援藏項目助推西藏農牧民從安居快步走向樂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