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是主要目標

  • 發佈時間:2014-12-05 01:15: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歡路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貨幣政策的任何舉動都牽連著世界的神經,宏觀調控的風向也考驗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定力。

  中國央行上月底宣佈降息,連日來,A股市場持續上漲,一些一、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日光碟”再現深圳。

  兩年多來首次降息的系列連鎖反應,引發了市場對“穩健的貨幣政策或將轉向寬鬆”的猜測,也有市場人士擔憂,貨幣政策將陷入“通過以推動物價上漲、房地産復蘇等方式刺激經濟發展”的泥潭。

  對此,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明確強調,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改變,不能輕易理解此次降息是貨幣政策的放鬆。來自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資訊亦顯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同時將“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

  一般而言,在經濟增長放緩,對深入改革和就業穩定造成較大壓力時,穩增長、穩就業會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接近年尾,一系列“啃硬骨”的改革措施已在關鍵領域啟動。在第三季度GDP增長率降至7.3%,10月宏觀數據依顯疲態,PPI數據則連續32個月下降,市場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降息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出臺。通過降低實體經濟行業經營成本,使金融企業在加大競爭的同時讓利,讓其選擇更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

  年中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當前經濟平穩運作、但下行壓力仍較大的情況下,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落實好已有政策的同時,深化金融改革,用調結構的辦法,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血脈”。

  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對明年中國經濟工作作出部署。有專家分析,“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仍將是經濟工作會議需要統籌處理好的五大關係。其中,“穩增長”的地位仍將突出。

  改革與發展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事實上,全面深化改革亦需在經濟穩定合理增長的背景下開展,一定的經濟增長可以為宏觀調控提供政策空間,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有效開展,才能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釋放潛力、增加動力。

  貨幣政策要扮演好改革“助推器”的角色,不僅需要適度管理市場的流動性,避免大起大落,還要保持市場均衡的利率水準,降低企業的融資和運作成本。此外,精準調控、盤活存量、調整結構,也都是貨幣政策的著眼點。

  可以預測的是,保持定力、穩定走向,保證使經濟在合理區間運作,以更大精力去推動改革進程,將成為明年宏觀調控的總基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