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聯村創新鄉村文明“四步走”

  • 發佈時間:2014-12-04 06:31:5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煒錢葉飛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1970年從長江邊上圍墾建村,曾是全縣最小、最窮的一個村。改革開放後,永聯村走出了一條以工業化牽引,帶動城鎮化,進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全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一幅由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構成的“中國農村現代畫”。2013年,全村銷售收入355億元,利稅18.7億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32937元。

  在發展過程中,永聯村堅持經濟要發展,精神要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積極投身文明創建,取得了一定成效。已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還獲得了國家級生態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

  永聯村的文明創建,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步:帶領村民致富,以組織威信抓文明

  永聯村圍墾0.54平方公里土地後,由5個公社遷來的254戶人家,808人,組成了一個村莊。由於是移民村,因而底子薄弱,人心渙散。加上地勢低窪,澇災多發,村民生活十分貧困,溫飽得不到解決,滋生了討債、要飯、偷盜、打架等不文明行為。

  為了治理這些不文明行為,改變“亂村”形象,1978年,現任黨委書記吳棟材同志受上級委派前來任職後,把“治窮致富”作為突破口。先是打破“以糧為綱”的禁錮,挖塘養魚搞副業,解決了溫飽。後抓住農民蓋樓房需要大量鋼筋的機遇,創辦鋼廠,走上了工業強村、工業富民道路。1985年,永聯村跨入全縣十個富裕村行列。老百姓生活安穩後,上述不文明行為基本消除。

  帶領村民由窮到富,還使永聯村黨委、村委班子樹起了威信,得到了村民的認同和信任。此時村子小、人口少,兩委班子對村民知根知底。因此村民中出現矛盾糾紛,兩委班子通過走訪、勸説、調解,基本都能順利解決。

  第二步:創新文明創建抓手,以長效機制促文明

  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永聯村工業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水準在全市首屈一指。村民中討債、要飯的沒有了,但是,諸如好吃懶做、亂拉關係、夫妻離婚、賭博嫖娼、鬧個人利益的多了。村民並沒有因為經濟上的富裕而在精神上變得文明和幸福。加上1995年起,永聯村先富帶後富,先後5次合併周邊村莊,面積從0.54平方公里增加到10.5平方公里,人口從808人增加到10938人,村子大了、村民多了以後,精神文明建設依靠兩委班子的“走動式管理”,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為了解決難題,永聯村創新思維,找到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抓手——文明家庭獎。2004年起,村裏將社會公德、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計劃生育、八榮八恥等要求轉化為百分制考核條款,成立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以戶為單位,對村民實施年度考核,年底按每人每年1000元標準,把扣分情況作為“文明家庭獎”的折扣率,用市場的杠桿、激勵的機制來撬動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讓村民的“口袋”與“腦袋”共同富裕。

  文明家庭獎設立時,對村民及村民小組所有成員實行聯動考核,有一戶人家被扣分,整個村民小組跟著被扣分,有效形成了不文明行為的監督常態化機制。

  實踐表明,“文明家庭獎”十分有效,使得説文明話,做文明事,成為了村民們的自覺要求。有一位村民張某在農貿市場做水産生意時,幾個鄰居跑過來搶他的魚。原來張某賭博,導致小組成員被扣了獎金。幾位鄰居通過搶魚、還魚來提醒張某,不要因為自己的不文明行為影響到大家。之後,張某就戒了賭。

  第三步:適應城鎮化發展,培育現代新型農民

  2006年起,永聯村抓住國土資源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試點機會,投資15億元,拆遷田間地頭3000多戶,按照城鎮化、現代化的要求建設了農民集中居住區永聯小鎮。農民搬遷入住後,一方面享受到了城鎮化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另一方面,也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五晚九,現在是上下班制度,早九晚五,生活有規律,業餘時間多;過去老人通常住平房、燒柴火,現在坐電梯、燒煤氣,生活方式不習慣;過去是左鄰右舍之間的矛盾糾紛多,現在是樓上樓下之間因生活瑣事吵鬧的多。因此,如何幫助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構建“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實現農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是擺在面前的又一個重要問題。

  永聯村對此主要採取了三個措施:第一,教育引導。開辦“老年大學”、“社區學校”、“村民夜校”等,進行如何使用煤氣、乘坐電梯、住房裝修、養生保健等內容的培訓,儘快讓村民學會像“城裏人”那樣生活。

  第二,文化熏陶。先後建設了文化活動中心、永聯戲樓、噴泉廣場、水幕電影等文化場所和設施,做到“月月有演出、周周有電影、天天演小戲”。同時,在村民中組建龍獅隊、鑼鼓隊、舞蹈隊等文體隊伍,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努力縮小城鄉文化差距。

  第三,嚴格獎懲。對在景觀河裏洗拖把、綠化帶裏種小蔥、擠佔公共樓道、隨意停放車輛、樓上拋甩垃圾等行為,納入“文明家庭獎”考核範圍,迫使村民轉變落後觀念和不良行為。去年,為了推進資訊化建設,村裏採用貼補的方式,鼓勵村民學電腦。目前全村已實現家家有電腦、戶戶能上網、個個會點擊。

  在這一階段,伴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農民土地的流轉、就業方式的轉變,不少人居住在村域外,加上鄉村治理結構的調整,隸屬於南豐鎮政府的永合社區成立,村裏不再直接管理村民的日常行為。為此,村裏調整文明家庭獎考核方式,委託村民所在的社區、學校、工作單位,出具文明行為評價結論,對村民實施考核。同時,加大考核力度,考核結果與村民所有的二次分配、福利待遇捆綁在一起,使得永聯村的村民不管走到哪,都成為最好管、最自覺的人,叫響了“出了永聯門,還是永聯人”的口號。

  第四步:加強文明滲透,構築精神文明高地

  通過多管齊下,常抓不懈,永聯農民基本實現了向市民的角色轉型,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向著休閒、資訊、知識、思想、審美等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呈現出差異化、個性化的特徵。

  為了滿足小眾需求,彰顯社會進步,永聯村近年來積極探索實踐,大力倡導愛心互助文化,引導村民由“律己”向“利他”轉變,構建大眾文明與小眾文明和諧交融的新高地。

  2010年,村裏註冊成立了為民基金會,接受村域內各組織和村民的捐贈,在安老、慈孤、扶殘、濟困、賑災及興建、改造慈善設施等方面發揮作用,實現了愛心奉獻的規範化、常態化。

  2012年,建設了一條愛心互助街,有學習、生活、娛樂、健康等4個互助功能區,多項服務功能室,日常開展為老人送餐、愛心家教等服務,為廣大愛心人士、志願者和服務對象搭建了供需對接平臺。依託這條街,成立愛心互助志願者聯合會,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持續健康發展,現有志願者近2000人。目前,村裏還在建設惠民服務中心,吸納專業人士和志願者,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日間照料等服務,進一步構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