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兗州工業園區:爭分奪秒 創新創業 創建國家級開發區

  • 發佈時間:2014-12-03 04:33:28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洪雷 劉合建

  悠悠古州,地靈人傑。

  兗州是中國古九州之一,豐厚的文化積澱,化育著一代代勤奮的創業者。兗州工業園區先後有義大利倍耐力、美國國際紙業等16家世界500強企業入園投資,園區各類企業10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余家,中國500強企業2家。2013年園區業務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園區綜合實力在全省省級開發區排名中位居第六(西部第一)。

  ◇全球最大的輸送帶生産企業和AKD造紙助劑生産研發基地

  ◇世界頂級輪胎生産研發中心

  ◇全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精品特鋼生産基地

  ◇省級優質農機及零部件生産基地、省級産業集群

  ◇山東最佳投資園區、省級科學發展園區

  ◇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12家試點單位之一

  特色發展聚實力

  對外合作碩果纍纍。自上世紀末,園區對外合作持續升溫,強強聯合開花結果,華勤集團1998年與法國德普勒公司合作,2005年以股權換發展與世界500強企業義大利倍耐力公司合作,2007年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固特異工程橡膠集團合作。太陽紙業敢於拿出最優勢資源,2005年與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造紙商——美國國際紙業公司合作。兩家企業2012年銷售收入雙雙突破300億元,並連年穩居中國企業500強,如今已分別成為世界頂級輪胎生産研發中心、全球最大輸送帶生産企業和全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在魯西南地區創下了“華勤模式”和“太陽速度”的奇跡。這種開放創新的理念引領著越來越多的園區企業競相尋求對外合作,大豐機械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愛科集團,永華機械與世界知名機床設計製造企業德國羅特勒公司成功合作等。

  特色園區如火如荼。按照科學的産業佈局和合理的功能分區,規劃建設了華勤工業城、醫藥産業園、農機裝備製造基地、精細化工園、多式聯運物流園等五大特色“區中園”,構建集聚集約、錯位共贏的産業發展新格局。華勤工業城規劃面積4000畝,以華勤集團為主體,在與倍耐力、固特異牽手合作的同時,今年與德國大陸、比利時貝卡爾特2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世界最大的乳膠手套生産企業奧地利山普瑞特公司洽談合作,打造國內最大的歐美高端製造業聚集地。目前,投資50億元的年産500萬套載重子午胎項目正在建設,明年初建成投産。醫藥産業園規劃面積3000多畝,分為起步區、化學制藥、現代中藥、生物制藥、醫藥物流和醫療器械六個功能區,與國家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合作共建中國康復醫療器械産業基地。目前,首批入駐項目和起步區一期孵化樓正在建設,明年竣工投産投運。農機裝備製造基地依託兗州傳統的農機優勢,與世界最大農機具生産商法國庫恩公司和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中國農機科學院、國家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等成功合作,將兗州打造成“中國農機城”。目前,大豐年産5萬台套聯合收割機配套件等項目已建成投産,農機零部件商鋪區建成營業,東方紅、福田雷沃農機4S店正在建設。精細化工産業園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與國內外知名化工企業合作,致力建設國內外知名的精細化工産業園。園內支柱項目——天成萬豐化工項目總投資75億元,分三批建成,項目一期目前正在建設,明年投産。多式聯運物流園是濟寧市規劃建設的重點綜合現代物流園區,以兗州鐵路貨運北站為依託,規劃面積4.4平方公里,首批入園的香港華浩物流、居聖堂物流、吉泰物流等項目已落地建設。通過5—10年努力,打造魯西南現代物流中心,形成輻射華東、華中地區的現代化物流體系。

  創新驅動增活力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兗州工業園區實行“區管鎮”管理體制,較原來的“鎮園分設”和“鎮園合一”模式,進一步強化了園區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使園區資源更加集約、産業更加集聚、運轉更加高效。新園區以架構設置扁平化、人員管理公司化、要素保障行政化、開發建設市場化、考核獎懲績效化、科學發展一體化為著力點,通過市場化運作實施園區開發運營和建設,統籌進行用人、分配和服務社會化等方面的創新,激發了園區上下幹事創業積極性,爭當企業“服務員”、爭做産業“研究員”和擔當服務經濟發展“特種兵”的氛圍日益濃厚。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依靠自主創新、人才支撐和品牌提升,加快創建創新驅動園區,園區經濟實現了由“園區製造”向“園區創造”的飛躍。先後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19個。華勤集團高性能輪胎用骨架材料項目入圍山東省首批自主創新專項,低滾動阻力節能鋼絲繩芯輸送帶項目列入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太陽紙業在全球首家採用溶解漿水解液提取木糖醇技術,填補了世界空白,液體食品包裝紙技術填補了亞洲空白。科大鼎新與北京科技大學聯合設立了新材料實驗生産基地,聘請行業世界級頂尖專家擔任技術顧問,摘取了濟寧市2012年科學技術獎的桂冠。園區先後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6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山東省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3人;先後培育出銀河德普、金太陽、大豐王等一批知名品牌,創建中國馳名商標2個、山東著名商標7個和山東名牌14個。目前,園區創新大廈、創新創業園、電商基地等一批創新平臺正在建設。

  宜居宜業添魅力

  加快推進産城一體。堅持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編制實施園區總規和控制性詳規,指導完善企業、産業、專業園等基本單元的建設發展規劃,以科學的規劃定位界定各項功能區內涵,以嚴謹的規劃約束優化産業發展、商貿服務、公共設施佈局。樹立“經營城鎮”觀念,分批新建和提升創新孵化、文體娛樂、醫療保健等公共設施,不斷強化園區生産承載與生活配套功能,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創新創業園等平臺均在加緊建設;分批實施園中村、城邊村改造,今年騰空土地1000余畝,為經濟發展置換出更大空間。園區中心區域規劃建設的集社區居民樓、職工公寓、文化商貿及生活性配套服務設施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園中新城”正在加快興建。

  繁榮提升民生事業。堅持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持續改善民生,建立了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多渠道促進就業,努力構建高水準、均等化、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園區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不斷加大投入,相繼啟動了9大社區34個新村的建設(其中萬人大社區5個),已建各類樓房286棟,高標準建設了現代化職工公寓,持續改善農民和職工群眾生活居住環境,強化建管並重,深化平安建設,加大行政執法和環境綜治力度,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和諧園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兗州工業園區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握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總基調,堅持“12345”工作思路,瞄準創建國家級這一目標,做強華勤、太陽兩大企業航母,培植機械製造、醫藥化工、新材料三大産業集群,強化創新引領、項目拉動、平臺支撐、産城一體四大要素保障,建好五大特色産業園,努力打造經濟綜合實力強、産業特色明顯、發展品質高的現代化園區,早日建成國家級開發區,擔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探路者”和培育産業競爭新優勢的“頂梁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