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00元香煙變十幾元香煙 快遞包裹發生糾紛索賠難

  • 發佈時間:2014-11-29 15:1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11月2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最近,消費者閔先生通過圓通速遞公司寄貨物遇到怪事。事情是這樣的:10月20日,閔先生買了兩條高價香煙,通過圓通速遞公司從重慶寄到廣州。閔先生説:“快遞員當時沒有封包,而是用塑膠袋裝好,第三天我朋友收到包裹,不知道包裹內容就簽收了。包裹外包裝沒有破損,可是拆開一看,朋友吃了一驚:價值1000元的高檔煙變成了價值十幾元的低檔香煙。

  閔先生馬上投訴,對方説收件方已經簽收,他們就不負責任了。閔先生要求對方提供封裝視頻,證明裝進去的就是自己交給快遞員的東西,圓通方面説提供不了。閔先生説,對於圓通速遞公司的答覆,他十分不解。

  記者隨後聯繫了圓通速遞公司,對方工作人員稱,網點業務員已經核實過,派送的時候這個快件外包裝完好,而且沒有當面拆包驗貨。目前這件事情還沒有具體調查結果。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潘圓、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李斌對此進行分析。

  經濟之聲: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這件事情乍聽上去很蹊蹺,二位分析,整個過程中會是哪出了問題?是不是快遞公司掉了包?

  潘圓:實際上從這個案例講,交貨和簽收這兩個環節都是有問題的。一個就是它放進去的時候,沒有給它封也沒有視頻,不知道它封進去還是説這個貨品在運輸中出現問題,另外一個簽收又沒有驗貨,不知道這個朋友給他是不是這個東西,所以出現了一個扯皮的現象。實際上我覺得在整個過程中的管理和流程環節肯定是有問題的,而這個問題主要造成的問題就是責任不清晰。比如從快遞公司來講,一方面消費者維權,快遞公司沒有按流程來操作,另外一方面快遞公司推諉責任,就是説消費者也提供不了進去了1000塊錢的煙,因為你沒有保價等來證明這個東西,所以才會在後續的維權中會造成很多的困難。

  李斌:我覺得拍視頻的成本太高。其實我同意剛才潘老師説的兩個環節,但是作為寄件人,把1000塊兩條煙交給公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在快遞詳情單上寫上名稱和數量,比如説中華香煙兩條,這是第一個要做的。第二個作為收件人,收的時候有一個檢驗的義務,數量有沒有短缺,品質有沒有瑕疵,起碼看外觀是否相關。實際上收貨的時候很少在簽收之前看實物,這是實物操作的一個問題,但是你應該有一個檢驗義務,這裡邊出現什麼問題呢?第一個你怎麼能夠證明你交給我快遞的是兩條高檔煙,第二個消費者收件人怎麼能夠證明我當時給你簽收的就是你説的十多塊的低檔香煙呢,説不清楚了。作為消費者有一個維權的方式,不一定是全程錄音錄影,比如説我買了兩條高檔煙,把買煙的發票收存好,快遞的時候,我把煙的品種名稱數量寫好,這都能夠證明我當時交付給你的是什麼樣的香煙。而作為快遞公司,有受件查驗的義務,如果是違禁品限制郵寄的物品,要拒絕進行快遞,因此除了信件之外,都要查驗內容,如果當時沒有查,就裝進去了,然後給換掉了,移花接木,這個時候舉證責任要由快遞公司承擔的。這裡邊還有一個問題,當時的錄影有沒有?如果快遞公司存有這樣一個視頻設置,為了它的運營的安全和風險控制,它在合理期限之內它應該保留這個視頻,但它不提供,我就不得産生合理的質疑了,你為什麼不敢提供呢?

  經濟之聲:閔先生要求對方提供封裝視頻,證明裝進去的就是自己交給快遞員的東西,這個要求合理嗎?圓通方面説提供不了,為什麼不能提供?

  李斌:一種情況是確實提供不了了,就是當天攝像頭出現了故障,這往往是託辭,還有一種情況,它確實存在,我也看過了,發現它真的是高檔香煙,可是如果把這個視頻披露了,就意味著很可能把香煙給寄丟了,換成其他低檔香煙了,那對公司的聲譽整體上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和損害。

  經濟之聲:既然寄丟了,你不能換一個同樣的香煙放在裏頭。

  李斌:人家還會説,收件人怎麼能夠證明你收到的那個就是你現在拿給我那個低檔煙,會不會是你換了之後來説我交給你的就是高檔香煙。

  圓通方面還説,收件方已經簽收,他們就不負責任了。這是快遞行業通行的做法嗎?在法律上如何判定過錯方?

  經濟之聲:要是這樣説的話,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哪去了?如果是這樣,還不如自己拿著煙坐趟飛機到廣州去把煙送給別人,這樣全程無憂。

  潘圓:消費者來講成本太高了,還要花好幾千塊錢的機票錢,而且要搭上時間成本,所以通過快遞方式,實際上它是想要節約成本,但是因為整個環節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造成了責任不清晰。首先從快遞相關法規上規定雙方都要驗貨的,你交的時候,快遞員要驗,收貨時候也要驗,每個人都有收快遞這种經歷,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快遞員的時間也達不到,而且我們有的時候根本不在場,或者別人代收,不可能拿一個大箱子,在寒風凜冽中給驗完以後拿回去。我注意到最近關於快遞維權的事情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快遞的服務,包括快遞方面也會承擔相應的損失和信譽的風險,這些大部分都是説一些比如高檔,貴重的一些東西,因為涉及到破壞要賠償的話,數額會比較高。小額的東西一方面快遞公司可能賠償起來也比較容易,另外一方很多消費者放棄了維權的權利。其實從快遞行業來講,一個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一個怎麼樣能夠對這些貴重的物品或者易碎的物品有專用的通道的,專門有一些人來運,強化這種規則,運費高一些,比如視頻這個,包括驗貨、保價等,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另外一個思路就是,因為快遞業是比較粗放的方式,如果它真正發展起來,應該精耕細作的,有一些快遞公司可能專門從事高檔東西的運輸,它會相應比較規範。因為我們對一個行業的發展應該有比較現實的眼光,不能説所有的東西我都要求他去這麼做,應該特殊渠道來解決,其他一步一步強化管理,最大的可能來保護雙方的權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