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江北新區:不留障礙留讚嘆

  • 發佈時間:2014-11-27 07:33:52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老城建設要敬畏先人,新區開發要敬畏後人”——這是南京市委常委會近日調研江北新區提出的要求。老城善待文化遺産,保護歷史風貌,“敬畏先人”理所當然。新區開發為何要“敬畏後人”,如何才“敬畏後人”?

  “敬畏後人就是對子孫後代負責、對城市長遠負責:留下讚嘆,不留遺憾;留下空間,不留障礙。”牽頭南京江北新區規劃的市規劃設計院院長程茂吉打比方説,城市開發就像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手法:別滿紙塗鴉,給未來“留白”。

  副市級城市:

  相對獨立,産城融合

  作為國家級新區和21世紀第二個十年規劃的新區,江北將要建成啥樣?對此程茂吉表示,江北規劃起點2013年,建設著眼2030年,遠景到2049年,“現在暢想新區,很難具象化,但肯定是個産城融合、自我服務的新區,在規劃之初少犯錯誤、著眼未來,這是基於過去新城開發的經驗總結。”

  産城一體、自我配套,就從功能上避免鐘擺式交通,避免睡城、空城的出現。由於“先天不足”,河西、仙林如今還在補課,補現代服務業、科技研發業之“課”。而江北從空間上就預留了産業空間和載體:城市沿長江帶狀分佈,中心區在緯三路過江隧道兩側,建成服務整個江北的服務業集聚區,中心區兩邊的橋林、南京高新區和江北化工園,是製造業集聚區。

  為了積聚人氣,江北不但發展現代服務業,還要發展先進製造業,三甲醫院、優質學校、高端商貿商務也將提早佈局。規劃專家介紹,南京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很重要的一部分功能將分散到江北,南京未來的城市地位也要江北來支撐。“那時江北就是相對獨立的副市級城市。”

  小尺度城市:

  配套宜人,“血脈”暢通

  放眼一些城市新區,不可謂不現代:大馬路、大樓盤、大綠化……城市是氣派了,生活卻不方便:馬路車流滾滾,過街要走地下通道;公園人氣不旺,小區遠在天邊;居民出小區休閒,或是到菜場、飯館,不是走很遠,就是很難找到這些便民小配套。

  凡此種種,都是規劃“英雄主義”惹的禍。多次主持南京總規修編的南工大教授蔣玲認為,城市中心區建設大尺度的地標建築、寬馬路以塑造形象、積聚人氣,情有可原;但廣大城市新區還是應“切塊搞活”、以小尺度空間為宜,這樣不但方便市民出行,也便於交通疏導。

  “江北,將建設這樣的小尺度城市”。程茂吉介紹,河西的規劃尺度是300×300一個區塊,江北為150×180一個區塊,河西的規劃單元是江北的3倍,這就從源頭上縮短了江北出行半徑:居民出小區五分鐘就能抵達一片綠地,毛細血管一樣的街巷,便於各類生活便利設施的布點和經營,這就是街區開發的“金角銀邊草肚皮”理念。

  規劃空間“小尺度”,公共交通卻是“大手筆”。據介紹,江北腹地廣闊,遠期規劃人口300萬,城市密度不如主城和河西,但新規劃加密了軌道交通,多數直達主城。像中心區規劃了兩三條地鐵,居民出行將十分方便。

  “未來型城市”:

  沒想好的留給後人開發

  萬里長江、百里老山,“四橋兩隧”和四五條地鐵線已然或即將跨越長江天塹……一直在江南打轉的南京人驀然回首,“臥榻之側”竟沉睡了這麼大片好山好水!

  江北讓人眼饞。但南京市領導強調,江北開發將嚴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在沒有看準的情況下,相關規劃寧願少做和不做,努力做到給後人留下讚嘆和財富,而不是留下遺憾和發展的障礙。

  “這就是通過規劃控制、空間預留為未來‘留白’,留下發展潛力和空間。”程茂吉介紹説,江北規劃的“留白”有三種:白地、灰地和彈性綠地。

  所謂“白地”,就是嚴格禁止開發區域,包括山林、濕地、綠地。江北的生態紅線控制區約佔23%。此外還有面積很大的基本農田,可以調整,但不得削減,也是規劃上的“白地”。

  “灰地”引用的新加坡開發理念,對一些前景不明、開發時機不成熟或是用途還沒想好的區塊,如果倉促開工,將來如果有了更好的用途和價值,回頭來拆遷、“翻燒餅”,折騰就大了,不如先規劃控制著。

  彈性綠地介於“灰地”和綠地之間,將來可能開發,也可能不開發,不管怎樣,先建成綠地,暫為城市生態和景觀之用;將來需要開發,無需拆遷,代價不大。

  “給城市留白,就是永續開發、永葆活力”,規劃專家説,江北開發不會大興土木、盲目鋪攤子,而是從城中村、老工業區等低效用地入手,進行城市更新、功能轉變、品質提升,永留“餘地”和“余味”,永葆潛力和希望。

  本報記者 顧巍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