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態文明在丹徒落地生根

  • 發佈時間:2014-11-26 07:34:42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季節,丹徒區收穫了兩組漂亮而溫暖的數據。一組,是環境數據:森林覆蓋率達26.40%,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2%,城區每人平均綠地12.3平米,空氣清新,山清水秀。另一組,是經濟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75億元、銷售742.1億元,分別增長12.5%和13.8%;30強企業共完成銷售203.5億元,增長14.5%,工業經濟保持了穩健增長的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産業升級戰略,丹徒經濟發展質態正不斷“生態化”。

  一張藍圖,如何繪就兩幅畫卷?丹徒的辦法是“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和諧共贏”。丹徒區委書記陳琳在剛剛召開的“生態文明”推進會上表示,丹徒作為鎮江市發展的核心板塊、重點板塊、潛力板塊,必須要更加突出生態文明、生態立區的戰略導向,以生態促進民生幸福,以生態彰顯丹徒魅力。

  在發展最“叫勁”的時候,丹徒卻投入更多的精力“環顧四週”,從規劃引領、産業升級、環境保護、美麗鎮村、理念提升、制度保障這六大工程入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和科學創新的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為了“涵養”青山綠水,加強生態“儲蓄”,丹徒區近年來先後關停化工、磚瓦、採礦、軋石等企業206家,累計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83個,入駐丹徒的企業必須跨過“綠色”門檻。在丹徒高新技術産業園內的中科廣場,是中科院在丹徒的科技孵化器,吸納的是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是中科院設在國內縣(區)中唯一的一家研發中心;投資25億元的乾景文化創意産業園是鎮江市文化産業的大手筆。園區內的其他企業,也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的無污染環保企業。

  “在我們這裡,實行環評一票否決制,達不到環評標準,利稅再大的企業也進不來。”丹徒區環保局局長陳正宏介紹,現在,高科技、高附加值企業和研發機構對招商引資中的優惠政策未必很感興趣,對於生態環境卻很重視,丹徒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企業來説是最大的引力。

  從生態理念到生態內涵,從生態建設到生態文明,近年來,丹徒區圍繞“生態”文章,不斷創新與探索。丹徒區通過建立項目預審和評估制度,生態補償制度,資源環境總量控制制度,生態環境監管機制,創新要素資源保障機制等舉措,在加速産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同時,更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充分保障。

  作為省級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丹徒經濟開發區通過園區迴圈化改造,引導園區調整産業結構,促進園區邁入創新驅動、自主增長的發展軌道。園區企業通過科技進步、清潔生産、技術創新、源頭控制實現污染排放最小化、資源利用最大化,逐漸形成企業內部迴圈、企業間共生迴圈、“三廢”迴圈利用三種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勾勒出丹徒産業發展的“綠色”主色調。據統計,近年來,丹徒共投入資金6.39億元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産能。

  走進丹徒,處處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綠色環保的生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白墻黛瓦,藍天碧水,小橋流水……走進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蒲圩村,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美麗而和諧的畫面。在這裡,不僅有滿眼綠意,滿池碧水,而且道路平坦,路燈、交通標線等配套設施一應齊全,特別是新建的農民休閒樂園,成了村民健身鍛鍊的好去處。“我們居住在這兒,感覺很舒適。”村民孫菊蘭的這番話,道出很多村民的共同感受。蒲圩村的變化,是在短短的兩年之間發生的。兩年裏,該村共投入400多萬元用於生態文明建設,建成省級生態村。如今,像蒲圩村這樣的省級生態村,丹徒共有17家,還有76家市級生態村,生態村比例達91.6%。

  隨著總投資120億元、年産30萬輛車的北汽(華東)基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谷陽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的快速推進和全省唯一的氫能産業園區的快速崛起,丹徒的生態磁場效應日趨明顯,一個“生態宜居、綠色低碳、産城融合”發展的丹徒新城區正呼之欲出。董 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