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字文化建設應貼近百姓需求

  • 發佈時間:2014-11-21 19:30:2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訊時代的到來,如何讓數字技術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得到普遍應用,成為了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

  由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起主辦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至今已經歷3個春秋,成績可圈可點,並積累了一批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如上海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已經不是僅停留在“保基本保公益”,而是高於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定位,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來衡量,從而有效創造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亮點和增長點,使群眾享受均等高效公共文化服務。上海提出“我要知道,我要參與,我要互動,我要評價。”能回答好這四個問題,服務才是高效均等的。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王小明認為,在推進數字公共文化服務中,從政府的角度來説,不能大包大攬,要重點做好規劃和佈局;調動全社會力量,營造良好的城市數字文化氛圍,政府要提供有利於發展的政策環境;再有就是制定好整個城市數字文化發展的標準和規範,不僅包括系統內的文化場館,還應包括系統外的文化服務提供者。

  但也有一些地區,在規劃和選項上,離廣大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仍存在一定距離。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認為:資源建設是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以文化共用工程為例,10多年來,資源建設數量快速攀升,精品不斷涌現,成就令人矚目。但是,基層群眾對某些資源不適用、不對路的抱怨和意見也不時可以聽到。

  怎樣讓文化共用工程的資源建設更好地和群眾的需求有效對接,精準定位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通俗地説就是要真正搞清楚做出來的資源給誰看。舉例來説,某省計劃拍攝一部反映地方年畫的視頻專題片,應該説這是一個不錯的選題,但設計的內容卻是從年畫産生的社會環境説起,追溯發展歷史、展現製作工藝、分析藝術特徵、評價社會影響,洋洋灑灑5集80分鐘,充滿了學術味道。試想,一般老百姓誰能夠坐下來花一個半小時看這樣一部學術性的專題片?再比如,某省計劃把文化廳主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拍成系列專題片,規劃了20集,每集30分鐘,試想,老百姓會花10個小時了解地方文化工作的成績嗎?這就是異化了共用工程資源建設的目標,資源建設定位不準,結果勢必是少人問津。再比如文化共用工程資源建設基本上還封閉在公共圖書館的內部體系中,尚未形成社會化的資源建設格局,尚未形成競爭性的資源建設體制機制,這是制約資源品質和效能提升的瓶頸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